肾衰竭的发生与发展,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诊断肾衰竭的时候不仅仅要确定疑似患者是否患有此病,还需要确定病患者处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哪个阶段,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法。还有增加一些附加检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其他慢性疾病,特别是高血压和糖尿病,降低治疗的风险。
诊断标准:
1、肾功能代偿期
肾小球滤过率(GFR) ≥正常值1/2时,血尿素氮和肌酐不升高、体内代谢平衡,不出现症状(血肌酐(Scr)在133~177μmol/L(2mg/dl))。
2、肾功能不全期
肾小球滤过率(GFR)<正常值50%以下,血肌酐(Scr)水平上升至177μmol/L(2mg/dl)以上,血尿素氮(BUN)水平升高>7.0mmol/L(20mg/dl),病人有乏力,食欲不振,夜尿多,轻度贫血等症状。
3、肾功能衰竭期
当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下降到20ml/min以下,BUN水平高于17.9~21.4mmol/L(50~60mg/dl),Scr升至442μmol/L(5mg/dl)以上,病人出现贫血,血磷水平上升,血钙下降,代谢性酸中毒,水、电解质紊乱等。
4、尿毒症终末期
Ccr在10ml/min以下,Scr升至707μmol/L以上,酸中毒明显,出现各系统症状,以致昏迷。
诊断方法:
1、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项目包括尿常规、肾功能、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糖、血尿酸、血脂等以及血电解质(K,Na,Cl,Ca,P,Mg等)、动脉血液气体分析、肾脏影像学检查等。
检查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主要方法有:检测血清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放射性核素法测GFR等。我国Ccr正常值为:90±10ml/min。对不同人群来说,其Scr、Ccr值可能有显著差别,临床医师需正确判断。
2、影像学检查
一般只需做B型超声检查,以除外结石、肾结核、肾囊性疾病等。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需做放射性核素肾图、静脉肾盂造影、肾脏CT和磁共振(MRI)检查等。肾图检查对急、慢性肾衰的鉴别诊断有帮助。如肾图结果表现为双肾血管段、分泌段、排泄功能均很差,则一般提示有CRF存在;如肾图表现为双肾血管段较好,排泄功能很差,呈“梗阻型”(抛物线状),则一般提示可能有急性肾衰竭存在。
MRI检测肾功能的优势
Gd-DTPA即(二乙三胺五乙酸钆)是MRI常用的造影剂,可完全被肾小球滤出,不能被。肾小管分泌与重吸收,因此,Gd-DTPA的肾清除率可用于衡量肾小球滤过功能。Gd-DTPA通过肾脏的情况可被T1加权的MRI追踪。MRI的高分辨率使检查时可清晰地看到肾血管、肾皮质、髓质与集合系统内的造影剂情况。理论上,如果能确定肾内不同部位中MRI信号强度与Gd-DTPA浓度的关系,就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公式计算出分肾的肾清除率与肾小球滤过率(GFR),且其敏感性应高于血Cr。
肾皮质的增强反映的是肾灌流与肾小球滤过情况,而髓质与集合系统增强反映的是肾小管情况,两者互不干扰。另外,肾内疾病常只影响肾内某一部分结构。因此,在所有的无创性检查法中,MRI是惟一有可能区分肾小球疾病与肾小管疾病的检查。
同时,MRI检查具有三维显像、分辨率高、显像快、不需碘造影剂、无放射性损害、无创等优点。使用其检测肾功能能够消除其他检查法的缺点。MRI尤其适用于儿童、肾移植术前检查与术后监测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