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慢性肾衰的实验室检查方法

家庭医生在线 2014/2/15 22:10:47 举报/反馈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发生在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基础上缓慢出现的肾功能减退,直至衰竭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也就是说只要能引起肾脏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或局部病变最终都能发展到肾功能衰竭),主要的表现就是肾功能减退,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导致肾脏不能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

  莫被慢性肾衰的假象迷惑

  应该引起朋友们注意的是不要被慢性肾衰的假象所迷惑,由于CRF的早期表现不典型,而且可出现任何一个系统的症状,因而,容易误诊为某一个系统的疾病,特别的那些没有明显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如出现无力、疲乏、体力下降、腹痛、腹泻、呕吐或消化道出血症状的朋友;以及全身衰弱、面色苍白、贫血、皮肤瘙痒的症状去看病,往往会被误诊为消化道疾病、肿瘤、再生障碍性贫血、末梢神经炎等疾病,耽误了治疗,错过治疗最佳时期而悔恨终生。如果出现上面的症状,应尽快到大医院找专科专家咨询,做一个比较系统的检查,是不难诊断的。确诊以后应尽快治疗。

  慢性肾衰的实验室检查方法

  (一)尿常规:

  尿比重下降或固定,尿蛋白阳性,有不同程度血尿和管型。

  (二)血常规: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减少,红细胞压积和网织红细胞计数减少,部分病人血三系细胞减少。

  (三)生化检查:

  GFR50~80ml/min,血尿素氮、肌酐正常,为肾功能不全代偿期;GFR50~20ml/min,血肌酐186~442μmol/L,尿素氮超过7.1mmol/L,为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GFR20~10ml/min,血肌酐451~707μmol/L,尿素氮17.9~28.6mmol/L为肾功能衰竭期; GFR小于10ml/min,血肌酐高于707μmol/L,尿素氮28.6mmol/L以上,为肾功能衰竭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时,常伴有低钙高磷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

  (四)影象学检查:

  B超示双肾体积缩小,肾皮质回声增强;核素肾动态显象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及肾脏排泄功能障碍;核素骨扫描示肾性骨营养不良征;胸部X线可见肺淤血或肺水肿、心胸比例增大或心包积液、胸腔积液等。

  慢性肾衰要做“表面工作”

  做好慢性肾衰患者的皮肤护理,是预防皮肤感染、褥疮及有关并发症的一项重要工作。

  由于慢性肾衰患者的肾脏不能把体内有毒的物质排泄出去,易引起皮肤瘙痒,甚者奇痒难忍,常使患者失眠。此时应避免用力搔抓,防止皮肤破损细菌感染而加重病情。皮肤瘙痒者,可外用含酚炉甘石洗剂止痒,还可选用艾叶、苦参、苍耳子、防风4味药中的任何一二种(各30克),煎汤外洗;或用防风、艾叶各30克,花椒、雄黄各60克,煎汤外洗。针灸治疗也能达到止痒目的,可选用曲池、合谷、血海、足三里等穴位。

  慢性肾衰晚期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受压,引起神经营养紊乱及血循环障碍,局部软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易发生褥疮。做好皮肤护理,是预防褥疮的关键。因此在护理时应经常改变患者的体位,一般每隔2~3小时翻身1次。翻身时应避免拖、拉、推等动作,防止擦伤皮肤。患者的床铺应保持平整无皱褶,清洁干燥无碎屑。尤应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此外,慢性肾衰患者应经常用热水擦澡、擦背和局部按摩,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预防褥疮的发生。若肾衰患者已出现褥疮,皮肤感染的防治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局部可辅以红外线或立灯照射,使创面干燥,促进血液循环,保持创面肉芽组织的健康生长。照射时,随时观察局部情况,以防烫伤。

(责编:吴敏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慢性肾衰竭术前要注意什么?

预防慢性肾衰竭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提高机体防病抗病能力及减少感染发生机会,针对病因进行预防。积极防治感染病灶、积极防治急性肾衰竭。减少机体感染机会,防止受冷着凉,预防感冒、化脓性扁桃体炎、皮肤化脓感染等疾病的发病;一旦感染了以上疾病或发生了急性肾衰竭及其他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要给予及时彻底的治疗,急性肾衰竭病人有慢性感染病灶者,在病情稳定3~6个月后,必要时可用手术等方法根治,防止这类疾病迁延不愈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Q:慢性肾衰竭术前要注意什么?

预防慢性肾衰竭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提高机体防病抗病能力及减少感染发生机会,针对病因进行预防。积极防治感染病灶、积极防治急性肾衰竭。减少机体感染机会,防止受冷着凉,预防感冒、化脓性扁桃体炎、皮肤化脓感染等疾病的发病;一旦感染了以上疾病或发生了急性肾衰竭及其他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要给予及时彻底的治疗,急性肾衰竭病人有慢性感染病灶者,在病情稳定3~6个月后,必要时可用手术等方法根治,防止这类疾病迁延不愈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Q:慢性肾衰竭术前要注意什么?

预防慢性肾衰竭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提高机体防病抗病能力及减少感染发生机会,针对病因进行预防。积极防治感染病灶、积极防治急性肾衰竭。减少机体感染机会,防止受冷着凉,预防感冒、化脓性扁桃体炎、皮肤化脓感染等疾病的发病;一旦感染了以上疾病或发生了急性肾衰竭及其他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要给予及时彻底的治疗,急性肾衰竭病人有慢性感染病灶者,在病情稳定3~6个月后,必要时可用手术等方法根治,防止这类疾病迁延不愈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