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脱离多见于40-70岁的人,而且视网膜脱离患者多数有高度近视。然而,近几年,年轻人患视网膜脱离呈上升趋势。因此年轻人也要注意预防视网膜脱离,留心视网膜脱离的危险因素。
视网膜脱离的危险因素
(一)发病原因
与视网膜本身状况、玻璃体情况及眼球本身甚至遗传因素都有关系。
(二)发病机制
(1)囊样变性:好发于黄斑部及颞下锯齿缘附近。边缘清楚,呈圆形或类圆形,暗红色。周边部病灶呈网状,为成簇而略显高起的小红点。黄斑囊样变性呈蜂窝状。
(2)霜样变性:大多发生于赤道部和锯齿缘附近,网膜表面可见到一些有细小白色或黄色颗粒覆盖的区域,厚薄不均,如同覆盖了一片白霜。此类变性可单独出现,也可和格子样变性、囊样变性同时出现。在赤道部融合成带状的称蜗牛迹样变性。
(3)铺路石样变性:好发于下方周边网膜。表现为有色素边缘的、淡黄色圆形或类圆形、境界清楚的多发性萎缩病灶,大大小小病灶列成一片呈铺路石样。病灶中央部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露出脉络膜大血管或白色巩膜。
视网膜脱离主要分成两大类:
一、继发性视网膜脱离:
1.牵引性视网膜脱离
这是由于玻璃体内增殖膜与视网膜发生粘连并对视网膜形成牵引力而引起的视网膜脱离。常见的有眼球穿通伤或眼内异物,增殖后期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底血管性疾病导致的出血机化等。
2.渗出性视网膜脱离
因眼病或全身疾病所产生的渗出液积聚于视网膜下面引起。常见的有脉络膜炎症上,色素上皮炎,肾性高血压,葡萄膜炎等。
3.实质性视网膜脱离
临床上呆见到的有脉络膜的恶性黑色素瘤,血管瘤及转移性肿瘤等,能将视网膜向前推起造成脱离。
二、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这也是发生率最高的,高发于近视眼特别是高度近视眼,它与玻璃体变性及视网膜裂孔形成密切相关。玻璃体的液化,后脱离与视网膜的裂孔同时存在,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形成的基础。
专家称,在临床上患者常有飞蚊症及闪光感等前驱症状。随后出现某一方位的视野缺损,并逐渐扩大,视力减退。如果病情发展快,也可以一开始就只注意到视野缺损。检查可发现视网膜脱离的部位隆起,形态多种多样,可以是扁平的,球形的,斗状等等。
小编提醒:近视眼者视网膜易脱落
近视眼易于产生玻璃体变性及后脱离。视网膜变性如格子样变性、铺路石样变性等更可能在近视眼中见到。近视眼周边视网膜的脆弱性,又有玻璃体视网膜牵引,很容易导致视网膜脱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