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急性结膜炎症状解析

家庭医生在线 2014/2/14 16:34:18 举报/反馈

  随着天气转暖,“急性结膜炎”病人就诊量最近呈上升趋势。医生提醒市民,早春时节要警惕“急性结膜炎”,不要经常用手揉擦眼睛,家庭成员之间也应实行一人一巾。

  春季警惕急性结膜炎“侵袭”

  据了解,急性结膜炎医学名称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这是一种在高热、高湿条件下,极易流行的急性传染性眼病。它常由70型肠道病毒(偶有A24型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其传染性很强,潜伏期很短,接触传染源后2—48小时内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急性结膜炎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播,最常见为眼—手—眼的传播。接触病人用过的毛巾、手帕、洗脸用具及电子游戏机、电脑的键盘等,都有可能感染急性结膜炎。如果游泳池、浴池等水源被急性结膜炎病原污染,还会造成急性结膜炎的大面积流行。

  “急性结膜炎”的病因为细菌或病毒感染。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结膜炎”,通常在受到感染后的一两天内发病。而由病毒引起的“急性结膜炎”,感染一两小时后即可发病。而手、手帕、毛巾、脸盆、公共浴池、游泳池等都可能是传播疾病的媒介。

  “急性结膜炎”大多涉及双眼,仅少数为单眼患病。病人会感到眼部发痒、疼痛、视力模糊,有脓性分泌物,严重者甚至有低热及耳前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使视力受到明显损害。

  急性结膜炎的症状主要有:

  发病急,自觉流泪、异物和烧灼感。检查眼睑、结膜水肿,结膜充血,有脓性或粘液性分泌物,常使上下睫毛粘在一起,早晨起床时睁眼困难。细菌性急性结膜炎严重者眼睑红肿,睑结膜出现灰白色膜,能擦去但易再生,称为假膜;病毒性急性结膜炎分泌物多呈水样或粘性,出现感冒样症状,球结膜下小出血点,伴同侧耳前淋巴结肿大、压痛;过敏性急性结膜炎分泌物清稀,或呈粘液样、丝状,有明显的痒感,眼睑、结膜水肿明显,常能寻找出过敏原因。

  急性结膜炎多是双眼先后发病,患病早期,病人感到双眼发烫、烧灼、畏光、眼红,自觉眼睛磨痛,像进入沙子般地滚痛难忍,紧接着眼皮红肿、眼眵多、怕光、流泪,早晨起床时,眼皮常被分泌物粘住,不易睁开。有的病人结膜上出现小出血点或出血斑,分泌物呈粘液脓性,有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一层灰白色假膜,角膜边缘可有灰白色浸润点,严重的可伴有头痛、发热、疲劳、耳前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急性结膜炎一般不影响视力,如果大量粘液脓性分泌物粘附在角膜表面时,可有暂时性视物模糊或虹视(眼前有彩虹样光圈),一旦将分泌物擦去,视物即可清晰。如果细菌或病毒感染影响到角膜时,则畏光、流泪、疼痛加重,视力也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急性结膜炎发病急,一般在感染细菌1~2天内开始发病,且多数为双眼发病。传染性强,本病由于治愈后免疫力低,因此可重复感染(如再接触病人还可得病),从几个月的婴儿至八九十岁的老人都可能发病。流行快,患急性结膜炎后,常常是一人得病,在1~2周内造成全家、幼儿园、学校、工厂等广泛传播,不分男女老幼,大批病人感染。

  那么,怎样鉴别急性结膜炎与颈动脉海绵窦瘘引起的眼红呢?

  对于眼红患者,如有头部外伤史、搏动性眼球突出、耳鸣(和眼球搏动的节律一致)、球结膜水肿充血、眼球运动障碍、视力下降,有符合任何一项的就应该考虑为非结膜炎所致。最明显的一点是,患急性结膜炎时眼内分泌物特别多,且传染性强,多为单眼发作,很快双眼同时发病;而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的眼内无脓性分泌物,一般是头部伤侧单眼发作,不会传染。

(责编:吴任飞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如何预防急性结膜炎的发生?

想要预防急性结膜炎的发生,首先要知道,传染性结膜炎可造成流行性感染,因此必须做好隔离和预防。防止交叉感染。急性结膜炎按病程可分为超急性、急性、亚急性、慢性结膜炎。急性结膜炎一般是由于结膜防御能力减弱或外界致病因素增加,引起结膜组织炎症发生,从而导致的。可根据其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同时也依靠实验室检查,包括细胞学、病原体培养、免疫学和血清学检查等。

Q:急性结膜炎是一种怎么样的疾病?

急性结膜炎又叫做红眼病,结膜具有一定防御能,但结膜遭受细菌、病毒等感染时,结膜防御能减弱或外界致病因素增加,就会引起结膜组织炎症发生,这种炎症统称为结膜炎。按病程可分为超急性、急性、亚急性、慢性结膜炎。对于急性结膜炎患者来说,平时会伴有眼部异物感,烧灼感,发痒,流泪等症状。

Q:急性结膜炎会遗传吗?

急性结膜炎是不会遗传的,一般是由于结膜防御能减弱或外界致病因素增加,引起结膜组织炎症发生,从而导致的,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疾病。急性结膜炎可根据其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同时也依靠实验室检查,包括细胞学、病原体培养、免疫学和血清学检查等。对于急性结膜炎患者来说,平时会伴有眼部异物感,烧灼感,发痒,流泪等症状。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