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诊余举隅录》冬月伤寒证

转载 来源: 寻医问药 2014/2/17 16:59:34

  《诊余举隅录》 医案著作。清·陈廷儒撰于1897年。名曰诊余举隅者,因读其一案,即可贯通或因寒、或因热,或因虚、或因实之同证各病,所谓举一隅,反以三是也。原书虽有活字本,印行不多,允宜广传。

  冬月伤寒两感证

  霜降以后,寒邪直入三阴,谓之直中伤寒,治有温热一法,若由三阳传入三阴,谓之传经伤寒,在外为寒,入内为热,按经施治,宜散宜清,而且六经传变,厥名甚多,有巡经传,有越经传,有首尾传,有表里传,其症以表里传为至重,即伤寒两感症也。一日太阳与少阴同病,二日阳明与太阴同病,三日少阳与厥阴同病,以其阴阳俱病,欲汗则有里症,欲下则有表症,来势极重,辨之不早,顷刻害人。故《内经》、仲景皆云必死,并不言所治法。愚窃谓两感症,外寒内热,即冬温症又感重寒而发者,随其邪之轻重,按症施治,未必绝无挽回。吴鹤皋曰:易老制大羌活汤,用羌活、独活、防风,防己。细辛、川芎、白芷、苍术、黄芩、黄连、知母,生地、生草,意谓传经者皆为阳邪,一于升阳发散,滋阴养藏,则两感之浅者,尚或可平。所论与愚意颇合。至乙未冬,余客上海,有茶业王某患伤寒症,身热恶寒,头痛项强,口干烦渴,溺亦便燥,舌苔黄色,脉来浮举则紧,沉按则数,表有寒,里有热,内外邪俱盛,非太阳与少阴同病之两感症乎。余即师大羌活汤之意,用麻黄、紫苏,荆芥。防风以散外寒,用石羔、知母、元参、生地以清内热,又加枳壳、陈皮利其气而为之佐,重剂投之,两服而痊。可知伤寒两感症,即冬温感寒外寒内热症,本无不治,其云必死者,为误治者言之。非谓概不可治也,其不言治法者,欲后入将六经条治之法,融会贯通,权其表里寒热,分缓急而施治,故不复为赘盲也。至六日死三日死之说,亦谓症情危急,图治当连,迟则无及耳,岂真计日待死,绝无法治哉。方书此类正多,不可不思。

(责编:张琴琴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脉血康胶囊能治疗哪些肾内科疾病呢能举隅说明一下吗

你好,脉血康胶囊的主要有效成分是水蛭,其含有丰富的水蛭素,对凝血酶有极强的抑制作用,是迄今为止所发现较强的凝血酶特异抑制剂,能有效抑制凝血酶的活性,具有抗凝血、抗血栓、抗血小板作用和抑制凝血酶诱导的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凝血酶对内皮细胞的刺激等作用,从临床反应看,本品联合汤剂能治疗肾盂积水、阳痿、慢性肾炎水肿、IgA肾病、瘀血腰疼、慢性肾炎蛋白尿、慢性肾功能不全等肾内科疾病,治疗效果明显,建议患者遵医嘱服用,以确保用药合理。意见建议:患者服用脉血康胶囊是口服,一次2~4粒,一日3次,可以饭后半小时服用或遵医嘱。患者要忌吃酒类、甜品和高脂肪食物,要忌辛辣刺激之物,还要忌酸性食物,宜多吃滋补益肾的食物,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

Q:求治疗湿疹的好方法

供参考湿疹—加味升麻葛根汤2005-04-1913:01:40文章来源:华夏医药健康网药物组成升麻l0g葛根l0g白术l0g防风l0g赤芍l0g紫草l0g荆芥15g玄参15g地肤子15g蝉衣12g生地35g制剂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适应病证湿疹,血分蕴热兼感风热湿邪者。病案举隅姚某,男,23岁。1个月前,两股内侧及阴囊瘙痒,并起散在丘疹。经治疗无效,近日加重,剧痒。两股内侧可见红斑、丘疹、抓痕、糜烂、渗液,边界不清。诊断为湿疹,证属湿热之邪与血分风热互客于肌肤。治以清热利湿、凉血疏风。处方:升麻、葛根、防风、赤芍、紫草各10g,蝉衣12g,荆芥、玄参、地肤子各15g,生地35g,甘草6ao共进10剂而愈。随访1年未复发。资料来源高维军.甘肃中医,1992,5(4):14评按本方由(阎氏小儿方论)的升麻葛根汤加白术、防风、赤芍、紫草、荆芥、玄参、地肤子、蝉衣、生地而成。能疏风凉血、清热利湿。方中升麻人肺胃,解肌透表达邪;配地肤子清热利湿祛风;配葛根、防风、蝉衣、疏风解肌,透邪外出;赤芍、玄参、紫草、生地人血分清血分风热;白芍和营泄热。本方借升麻葛根汤及荆防之类散风解肌,借赤芍、紫草等泻血分风热,借白术、地肤子健脾清热祛湿。对于血分蕴热、外感风湿热邪之湿疹尤为实用。

Q:夹阴伤寒如何诊断检查

1.诊断要点(1)具有典型的发病过程:首先有房劳伤肾的病变基础,而后复感外邪。因此房事不节,肾精先伤,是诊断本病的特殊依据,房劳是先决条件。(2)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症见身热面赤,或不热面青,伴有小腹绞痛,足腔逆冷,或吐或利,心下胀满,甚则舌卷囊缩等阴寒之象。2、鉴别诊断夹阴伤寒的临床表现,与阴证伤寒、热证伤寒、两感伤寒有相似之处,故当进行鉴别。(1)夹阴伤寒阳虚证与阴证伤寒:皆为阴寒证。但阴证伤寒乃因素体阳虚,外感寒邪直中少阴而致,无明显的房劳伤骨之病史。(2)夹阴伤寒阴虚证与热证伤寒;皆见热证,但热证伤寒,由于紊禀阳盛。外感寒邪,入里化热,初起微恶风寒,身热无汗,或见汗出,头身疼痛,心烦恶热.口渴引饮,舌苔初起,黄白相兼,继则舌红少苔,脉见浮紧或洪盛。然夹阴伤寒阴虚证,必有肾精先伤,水亏火旺之病史。复感外邪,症见发热面赤,其热必甚。烦躁不安,口渴咽干,甚则面赤肢厥,小腹绞痛,神昏不清,而见阴竭之危象。故两证病因不同,证候亦异,区别较易。(3)夹阴伤寒与两感伤寒:两感伤寒,多指太阳与少阴两经同时受邪,故称太少两感。症见头痛体痛,身重恶寒,目瞑欲寐,少气懒言,手足微冷。或身热不渴,或下利清谷,脉沉微细。所以两感伤寒与夹阴伤寒,虽皆为外感寒邪而致,但前者并无房劳伤肾病史,发病又具太少两经证候,吼此不难鉴别。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