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肾盂肾炎的诊断方法

家庭医生在线 2014/2/13 13:43:22 举报/反馈

肾盂肾炎是细菌感染肾脏引起的慢性炎症,病变主要侵犯肾间质和肾盂,肾盏组织。由于炎症的持续进行或反复发生导致肾间质,肾盂,肾盏的损害。肾盂肾炎危害大,那么,发现有肾盂肾炎症状后如何确诊?肾盂肾炎的诊断方法有哪些呢?

肾盂肾炎确诊做哪些检查?

一、辅助检查

1、尿常规检查

尿色有时昆浊,尿沉渣镜下白细胞)5个/HP,对尿路感染的诊断有一定的意义。尿细胞排泄率是较准确检测白细胞尿的方法,正常人白细胞<20万/h,白细胞)30万/h为阳性,介于20-30万/人为可疑,应结合临床判断。白细胞尿不等于尿路一定有感染,这点应注意。

2、尿细菌检查

是诊断尿感的关键手段。清洁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常大于l05/mL有临床意义,目前倾向于临床症状符合尿路感染,菌落计数在103~105/mL时,也应考虑尿路感染。高度怀疑尿路感染,但无条件做细菌定量培养时,可用膀胱穿刺尿定性培养来诊断。

3、尿化学检查

本法简便有助于快速诊断,但阳性率低,只能作为菌尿的筛选试验,确诊还要靠尿细菌定量培养。亚硝酸盐试验最为常用,其依据大肠杆菌等草兰阴性细菌可使尿中的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再应用试剂检测出亚硝酸盐的存在,泌尿系感染时阳性率为76.7%,但不能用于检测草兰氏阳性菌和假单孢菌属所致的感染。

4、尿路感染的定位检查

上下尿路感染临床表现很相似。但对治疗的反应和致病菌的类型却有明显的差别,因此有必要区分上、下尿路感染。

(1)双侧输尿管插管法

双侧输尿管插管法虽然其损伤性较大,但与所有其他感染的定位诊断方法相比,仍最为准确。

(2)膀胱冲洗后尿培养法

具有易操作、安全且无需膀胱镜专业人员的帮助,目前已代替输尿管插管法而作为感染的定位诊断方法。

(3)尿酶检测

尿酶的检测可反映小管炎症损伤,而肾髓质部位的感染可出现肾髓质炎症反应,因而尿酶增加。、

(4)细菌抗体的检测

肾脏感染常伴有直接针对病原苗抗原的特异性抗体的合成,来源于肾脏感染的细菌,抗体包裹试验阳性,而下尿路感染的细菌抗体包裹试验阴性。

5、X线检查

尿路X线检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尿路情况,以发现引起尿路感染易感因素如结石、膀胱输尿管返流、畸形等。对反复发作或病程超过半年者作尿路X线平片或静脉肾盂造影,可明确有否肾盂肾盏变形、缩窄、两肾大小不等、表面凹凸不平等慢性肾盂肾炎变化。

6、同位素肾图检查

可了解分肾功能、尿路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及膀胱残余尿情况

7、超声波检查

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最简便的方法,能检查出泌尿道发育不全、先天性畸形、多囊肾、肾动脉狭窄所致的肾脏大小不匀、结石、肾盂重度积水、肿瘤及前列腺疾病等。

以上就是肾盂肾炎的检查方法,一旦发现有肾炎迹象,一定要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哦。

(责编:吴敏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肾炎的诊断方法有什么?

"慢性肾炎与慢性肾盂肾炎的鉴别 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表现可类似慢性肾炎,但详细询问有泌尿系感染的病史(尤其是女性),尿中白细胞较多,可有白细胞管型,尿细菌培养阳性,静脉肾盂造影和核肾图检查有二侧肾脏损害程度不等的表现。这些都有利于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 慢性肾炎与狼疮性肾炎的鉴别 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表现与肾脏组织学改变均与慢性肾炎相似。但系统性红斑狼疮在女性多见,且为一全身系统性疾病,可伴有发热、皮疹、关节炎等多系统受损表现。血细胞下降,免疫球蛋白增加,还可查到狼疮细胞,抗核抗体阳性,血清补体水平下降。肾脏组织学检查可见免疫复合物广泛沉着于肾小球的各部位。免疫荧光检查常呈“满堂亮”表现。"

Q:肾盂肾炎和肾小球肾炎有什么区别??

急性肾盂肾炎起病急,可有或无尿频,尿急,尿痛,通常伴有腰痛,肋脊角(也就是肾的那块地方)有压痛,和全身感染症状如寒战,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一般肾功能是好的,肾脏结构也是好的.慢性肾盂肾炎是急性多次发病或长期不愈超一年引起的肾脏产生了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它是急性肾盂肾炎发生了质变.急性肾盂肾炎的诊断靠三点1,全身感染症状如寒战,发热,头痛,恶心呕吐,2尿频,尿急,尿痛,通常伴有腰痛,3尿液改变,查尿常规,尿细菌培养,尿沉渣找细菌.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靠两点1,急性肾盂肾炎反复发作大于半年.2,x线检查提示肾盂肾盏变形,两肾大小不等,表面凹凸不平

Q:肾盂肾炎的药物治疗方法有哪些

诊断明确的肾盂肾炎,针对高热、头痛、腰痛给予退热剂、镇痛药口服,尿路刺激症状明显时可用溴丙胺太林(普鲁本辛)、山莨菪碱等抗胆碱能药物,排尿痛时可使用碳酸氢钠、枸橼酸钠等碱性药物口服。常用抗菌药为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复方新诺明)、新喹诺酮类、阿莫西林(羟氨苄西林)等。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