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慢性结肠炎人们就会想到腹痛、腹泻或便秘等临床症状,事实上慢性结肠炎还必须具备肠镜下黏膜充血、水肿的表现,现在在国内有许多医院纤维结肠镜检查报告中,提示为“慢性结肠炎”的比例比较高。由于其病因尚不清楚,又称为“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
导致慢性结肠炎的因素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指肠道感染了细菌、霉菌等病毒,使肠道长期处于炎症状态,二是指由于人的身体过度疲劳、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以及情绪容易激动等,这些因素都可以诱发慢性结肠炎的发生。中医认为慢性结肠炎是虚寒性下利的一种表现,它与脾胃、肝、肾功能的失调有着密切关系。
慢性结肠炎的自身保健是预防复发、根治该病的关键所在。通过阻断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根据患者病情给予个体化、综合化的治疗。原则上应尽早控制疾病的症状,促进缓解,维持治疗,防止复发,防治并发症和掌握手术治疗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