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多是从急性病毒性肝炎转变而来,机体自身免疫功能紊乱,长期应用损害肝脏药物及机体对药物过敏,酗酒以及某种酶的缺乏,代谢紊乱等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那么慢性肝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丙型肝炎是引起慢性肝炎的常见原因。大约75%的急性丙型肝炎转化为慢性肝炎。乙肝病毒,丁肝病毒,可引起少数慢性肝炎,甲型和戊肝病毒不引起慢性肝炎。药物如甲基多巴、异烟肼、呋喃妥因和醋氨酚引起慢性肝炎,特别是长期服用更是如此。肝豆状核变性,一种罕见的遗传性铜代谢异常疾病,可在儿童和年轻人中引起慢性肝炎。
许多慢性肝炎病人不能发现明显的病因,这些人中的一部分,似乎体内过度的免疫反应引起慢性肝炎,这种情况称为自身免疫性肝炎,妇女比男性更为常见。
慢性肝炎以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多见,丙型及丁型肝炎(HCV及HDV)次之。乙型肝炎慢性感染者占世界入口5%、西方国家阳性率仅占总人口0.2%、东南亚、非洲和中东国家高达20%、我国HBsAg携带者的占10%。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乙肝疫苗的广泛接种,虽城市乙肝的发病率有明显降低,但由于广大农村疫苗接种的局限性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慢性肝炎临床仍不少见,部分病程迁延严重影响了儿童健康,应予以重视。
发病机制:
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迄今尚未完全阐明,经研究表明,乙型肝炎病人肝脏受损,并不是HBV在肝细胞内繁殖的直接结果,机体的免疫反应,才是引起肝细胞损伤的重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假设。
1、细胞介导免疫
认为T细胞对肝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在清除HBV感染的肝细胞及造成肝细胞损伤中是重要因素;非T细胞对肝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是抗LSP(抗肝细胞膜特异性脂蛋白)介导的ADCC(抗体依赖细胞的细胞毒)反应。这是乙型肝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病人肝细胞损伤的共同途径。它既能引起HBV感染肝细胞的损伤,又能引起未感染肝细胞损伤。
2、免疫调节
(1)对细胞免疫反应的调节作用:细胞免疫反应受机体免疫调节系统控制主要有Ts(抑制性T细胞)、HLA(人类白细胞抗原)、干扰素、IL-2(白细胞介素-2)等参与。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由于免疫调节功能紊乱,可导致肝细胞持续损伤。
(2)对体液免疫反应的调节作用:对HBV包膜抗原的体液免疫反应在清除病毒的过中起重要作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由于免疫调节功能紊乱,血清中不能检出抗前S和抗HBs,不能彻底清除病毒,导致疾病迁延不愈。
(3) HBV存在方式的影响:肝细胞内包含整合HBVDNA时,不能复制完整的病毒,就不易被T细胞识别而持续存在,HBV的持续存在,能诱导机体产生一系列的免疫反应。
我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大多系在胎儿及婴幼儿期感染了乙型肝炎的病毒。一方面由于此时期机体免疫功能尚未发育成熟,从母体血液中感染大量病毒,并与母体分泌物密切接触,反复在同一抗原刺激下,易导致免疫耐受;另一方面由于小儿免疫功能不完善,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都较低,机体不能产生足量的高效价抗体,缺乏有效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效应,以及内源性干扰素产生不足等因素,不能将病毒清除,这样HBV不断在肝脏内复制繁殖,并释放到血液中,进入未被感染的肝细胞,至儿童期甚至成人期成为慢性HBV患者。
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认为HCV可能直接引起肝损伤,但更多的研究认为免疫发病机制在丙肝的发病中可能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丁型肝炎发病机制中,有的认为是HDV对肝细胞直接细胞毒作用;有的认为是CTL(杀伤性T淋巴细胞)为主的免疫调节机制在肝损害中起主导作用;也有认为是HDV和HBV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其确切机制尚不能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