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在胃肠道肿瘤中只占少数,但却种类繁多,形态复杂,过去由于病理学技术的限制,胃肠道许多混有平滑肌纤维或神经束的梭形细胞肿瘤,常被诊断为平滑肌源性肿瘤或神经源性肿瘤,现在的研究认为其中大多数为c-kit阳性或CD34阳性类似Cajal间质细胞的间叶性肿瘤,即目前的定义的胃肠道间质瘤,而平滑肌源性或神经源性肿瘤只占极少数。
1960年,Matin等首先报道了6例胃壁的胞浆丰富的圆形或多角形细胞肿瘤 ,命名为胃上皮样平滑肌瘤;1962年,Stout报道了69例胃的间叶性肿瘤,称之为“奇异型平滑肌瘤”或“平滑肌母细胞瘤”;1969年,在WHO的肿瘤分类中称之为上皮样平滑肌母细胞瘤,虽因电镜下也未找到平滑肌的证据有所怀疑,但未予足够重视,1983年,Mazur,Clark发现大多数胃肠道间质瘤缺乏平滑肌细胞的特征,提出胃肠道间质瘤概念,将GIST定义为包括生物学行为与起源不明的全部胃肠道梭形细胞肿瘤,自此,胃肠道间质瘤(GIST)概念渐为多数人认识和接受,1998年,Kindblon等研究表明,GIST与胃肠道肌间神经丛周围的Cajal细胞相似,均有c-kit基因,CD117,CD34表达阳性,ICC为胃肠起搏细胞,因此,有人又将其称之为胃肠道起搏细胞肿瘤(Gastrointestinal Pacemaker Cell Tumor,GIPACT),但GIST可发生于胃肠道外,如大网膜,肠系膜等,且GIST瘤细胞无ICC功能,因此目前认为GIST可能不是起源于ICC,而是起源于与ICC同源的前体细胞(间叶干细胞),这也可解释部分瘤细胞中有灶性肌源性标记表达,因此,目前大多数作者不赞同用GIPACT命名来取代GIST命名,现阶段用GIST命名比较恰当。
病理学特点
1、大体形态
肿瘤大小不一,自0.2cm~44cm不等,起源于胃肠道壁固有肌层,可向腔内,腔外或同时向腔内,腔外生长,向腔内生长可形成溃疡,因此根据肿瘤主体位置可分为腔内型,壁内型,哑铃型,腔外型和腹内胃肠道外型,大多数肿瘤呈膨胀生长,边界清楚,质硬易碎;切面鱼肉状,灰红色,中心可有出血,坏死,囊性变等继发性改变,肿瘤数目可为多个。
2、 组织学特点
GISTs主要是由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构成,两种细胞可同时出现于不同的肿瘤中,但形态学变化范围大,依据两种细胞的多少可分为梭形细胞型,上皮样细胞型以及梭形和上皮细胞混合型,肿瘤细胞的排列也呈多样化,以束状和片状排列居多,胃与小肠的形态学变化大,直肠的形态学变化小,大部分为梭形细胞型,交叉束状排列多,肿瘤细胞分化不等,可出现核端空泡细胞和印戒样细胞。
3、 免疫组化特点
GISTs免疫组化研究表明CD117(c-kit)和CD34为其重要标志物,80~100%的GISTs CD117呈弥漫性表达,而平滑肌细胞和神经纤维不表达CD117,60~80%的GISTs肿瘤细胞中,CD34呈弥漫阳性表达,并且良性的GISTs的CD34表达较高,CD34表达特异性强,在区别GIST s与平滑肌瘤或神经源性肿瘤时具有重要价值,CD34阳性表达时,往往CD117也呈阳性表达,CD117,CD34的表达与肿瘤位置,生物学行为细胞分化及预后无明显关系,此外,GISTs也可有肌源性或神经源性标记物的表达,如2-SMA,desim,S-100等,但阳性率低,且多为局灶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