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

家庭医生在线 2013/11/24 16:47:03 举报/反馈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10岁的儿童低于1.5×109/L,10~14岁儿童低于1.8×109/L,成人低于2.0×109/L,当粒细胞严重减少,低于0.5×109/L时,称粒细胞缺乏症(agranulocytosis)。

一、发病原因

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病因很多,根据各种原因作用部位的不同,可归纳为如下3个方面:

1、作用于骨髓

(1)骨髓损伤:

①药物:包括细胞毒和非细胞毒药物;

②放射线;

③化学物质:如苯,DDT,二硝基苯酚,砷酸,铋,一氧化氮等;

④某些先天性和遗传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如Kostmann综合征,伴先天性白细胞缺乏的网状发育不全,伴粒细胞生成异常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等;⑤免疫性疾患: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⑥感染:细菌性感染,如伤寒,副伤寒,布鲁菌病,粟粒性结核;病毒感染,如肝炎,艾滋病等;

⑦血液病:如骨髓转移瘤,骨髓纤维化,淋巴瘤,白细胞减少的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等。

(2)成熟障碍:

①获得性:如叶酸缺乏,维生素B12缺乏,恶性贫血,严重的缺铁性贫血等;

②恶性和其他克隆性疾病: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等。

2、作用于外周血

(1)中性粒细胞外循环池转换至边缘池(即假性中性粒细胞减少):

①遗传性良性假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②获得性:如严重的细菌感染,恶性营养不良病,疟疾等。

(2)血管内扣留:如由补体介导的白细胞凝集素所致的肺内扣留,脾功能亢进所致的脾内扣留等。

3、作用于血管外

(1)利用增多:如严重的细菌,真菌,病毒或立克次体感染,过敏性疾患等。

(2)破坏增多:如脾功能亢进等。

二、发病机制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病机制不外乎:

①粒细胞生成减少或无效生成;

②粒细胞破坏丧失过多,粒细胞寿命缩短;

③粒细胞分布异常;

④综合前3种机制。

(责编:吴敏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病因是什么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按其病理生理发病机制可分为内源性(骨髓干细胞的缺陷)和外源性(骨髓外因素)。 ()内源性:包括慢性良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严重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Kostmann综合征)、粒细胞髓内破坏增加、Schwachmann综合征、先天性角化不良、软骨毛发发育不良、中性粒细胞减少合并T和B淋巴细胞异常和网状发育不良。(2)外源性:由骨髓外因素所致,包括感染、药物、新生儿同种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骨髓被替换、网状内皮系统功能亢进、无效粒细胞生成、中性粒细胞减少伴代谢紊乱。

Q: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诊断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诊断需从下列方面进行鉴别。
1.继发性粒细胞缺乏症的病因鉴别 前述八大类原因,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一般不难鉴别。但药物诱发者,有时要确定为某一药物所致,会有一定难度,因为患者可能同时或先后使用多种药物。鉴别意义在于今后究竟应终身禁用哪一种药物。
2.各种先天性粒细胞减少症的鉴别 根据粒细胞减少的程度,可确定为良性或严重性粒细胞减少;周期性规律发作者,最易明确诊断;各种综合征伴发的粒细胞减少,则可根据各自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区分。此外,发病年龄对诊断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3.粒细胞减少并发感染与感染诱发的粒细胞减少的鉴别非感染原因引发的粒细胞减少症,其粒细胞减少发生在前,感染并发在后;感染诱发的粒细胞减少,则反之。非感染原因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症,如并发感染,大多还有明确的原发病。
4.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和急性白血病鉴别 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患者,主要是骨髓象(有时也累及血象)可出现较多粒系早期细胞,包括原始及早幼粒细胞,有时可超过30%,酷似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鉴别点:①前者有粒细胞缺乏症的病史,以及原发病或用药史。②无淋巴结、肝、脾大等白血病浸润的体征。③通常无贫血和(或)血小板减少。④短期动态观察,骨髓及外周血早期粒系细胞逐渐减少及消失。

Q:慢性良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什么病

小儿慢性良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就是一组病因不明确的异原性疾病,又叫做原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家族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与遗传性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它不会有性别的差异,能够为先天性,也能够为获得性。治疗通常是不用限制活动的,也不会有特殊的治疗。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