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异常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引起远端静脉高压、肢体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等临床症状,多见于下肢,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严重时可致残。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可分为以下四种,分别是内在因素、手术和创伤、疾病因素、轻度损伤。
一、 内在因素
1、静脉血流滞缓
静脉血流滞缓增加了激活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与静脉壁接触的时间,容易引起血栓形成,若发生在受损的静脉内膜,则血栓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首要因素。
2、静脉内皮的损伤
静脉内皮具有良好的抗凝和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功能,若静脉内膜受损可致静脉内血栓形成。常见于化学性损伤、机械性损伤、感染性损伤。
3、血液高凝状态
血液高凝状态使血液在静脉系统内易于凝固,加之内皮损伤或血流缓慢则可形成深静脉血栓。
在以上三大因素中,每一因素都与血栓的发生密切相关,但单一因素尚不能独立致病,常常是两个或三个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深静脉血栓形成。
二、手术和创伤:
术后和创伤后静脉血栓的形成与病人年龄、手术类型、创伤部位、创伤程度、输血和制动时间等均有关。年龄大于40岁,下肢手术或骨折,以及大静脉损伤等都可能成为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
三、疾病因素:
许多全身或局部疾病,均可影响机体正常的抗凝、凝血功能,成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四、轻度损伤:
轻度腓肠肌撕裂和足踝扭伤等轻度下肢损伤,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下肢轻度损伤较常见,所以这可能是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下肢轻度损伤可导致损伤者活动减少或者制动,如果发生血管壁的损伤,也可增加损伤部位血液凝固危险,这些也是下肢轻度损伤增加静脉血栓形成危险的可能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