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鼻窦炎相当于中医学“鼻渊”等范畴。其病是因外感风寒、肺经风热,胆腑郁热、脾经湿热、肺脾气虚等所致。临床常见的证型有:
1、肺经风热型:证见鼻塞,鼻涕黄或粘白、量多,发热恶寒,头痛,咽喉不利,舌质微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2、胆府郁热型:证见鼻塞,鼻涕黄浊粘稠如脓样、有臭味、嗅觉差,头痛及患处疼痛剧烈,并有发热,口苦咽干,烦躁,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3、脾经湿热型:证见鼻涕黄而量多,鼻塞重而持续,嗅觉差并见发热,头重如裹,体倦肢重,胸闷腹胀,食欲不振,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濡数或滑数。
4、肺脾气虚型:证见真塞较重,鼻涕粘白或黄稠量多,嗅觉差,头晕头胀,短气乏力,咳嗽痰白,食少腹胀,便溏,舌质淡红,苔白,脉细弱。
5、瘀热互结型:证见鼻塞,流浊涕有腥臭味,量多色黄,不闻香臭,伴头痛、口干不欲饮,舌苔黄腻,脉滑数。
副鼻窦炎主要症状
1、鼻塞
轻重不等,多因鼻黏膜充血肿胀和分泌物增多所致,鼻塞常可致暂时性嗅觉障碍。
2、脓涕多
鼻涕多为脓性或黏脓性,擤净,脓涕中可带有少许血液。厌氧菌或大肠杆菌感染者脓涕恶臭。脓涕可后流至咽部和喉部,刺激局部黏膜引起发痒、恶心、咳嗽和咳痰。
3、头痛
慢性化脓性鼻窦炎一般为明显局部疼痛或头痛。
4、其他
由于脓涕流入咽部和长期用口呼吸,常伴有慢性咽炎症状,如痰多、异物感或咽喉疼痛等。若影响咽鼓管,也可有耳鸣、耳聋等症状。
展开剩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