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灰指甲的10个诊断依据

转载 来源: 康路网 2013/9/22 10:11:33 举报/反馈

灰指甲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很多人都深受这一疾病的困扰,因此,大家都很关注灰指甲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那么,下面,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些灰指甲的诊断依据,看看当指甲出现什么问题时就表明是得了灰指甲。

灰指甲的诊断依据1、混浊:灰指甲真菌侵入甲板或甲床后,由于大量的菌丝和孢子的迅速繁殖,使得甲床上角质物大量的堆积,肉眼查看,甲板变得混浊,不透明,故甲真菌病俗称为灰指(趾)甲。

灰指甲的诊断依据2、增厚:灰指甲真菌侵入甲板或甲床后,甲板中的角质物受到真菌的作用而高度增殖,角质物的堆积使甲板增厚。甲板的增厚也加深了甲床混浊程度,一般它可以比正常甲板厚出1~3倍以上。

灰指甲的诊断依据3、表面凹凸不平:由于甲板或甲板下有角质物堆积,同时甲板又被破坏,使甲板表面粗糙,凹凸不平,失去光泽。这种凹凸不平既为纵向,也可以为横向。同时也可以理解到病甲的主要病变在甲板下。

灰指甲的诊断依据4、甲板变脆易碎:由于真菌侵入甲板和甲床,在角质溶解酶的作用下,角质但白被溶解,形成角质细小颗粒,被破坏的甲板缺乏弹性和韧性而变脆,角质颗粒呈粉末状易于脱落、松散而变得碎杂。

灰指甲的诊断依据5、甲分层:增厚的角质物变干,变碎屑,变脆,它容易从甲板与甲床之间脱落下来,使得原本与指肉粘合的指甲表层,出现中空现象,即指甲分为2层,表层与指肉分离,另外分离出一层薄薄的甲质粘在指肉上。

灰指甲的诊断依据6、变色:甲板或甲板下的真菌积聚,不同的真菌菌丝或孢子本身可以有颜色。病变、增厚的甲板也可呈现颜色。甲板下病甲处角质物脱落,可进入脏物,污物呈现颜色。甲板破坏,碎屑脱落后也令甲板呈现颜色。它可呈污灰色,褐色,白色,黄色,黑色等。

灰指甲的诊断依据7、甲板翘起:真菌和增生的角质物在甲板下大量堆积,使甲板的远端明显高出而呈翘起状,此时病甲变肥厚,更混浊,变色也更明显。趾甲甲板翘起影响穿鞋,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灰指甲的诊断依据8、甲板萎缩:甲板被真菌的菌丝和孢子破坏,增生的角质特呈碎屑状从表面层上脱落,最后完全被剥蚀掉,只留下少许甲板残根。

灰指甲的诊断依据9、甲板脱落:甲板被真菌的菌丝和孢子破坏,变脆,变碎屑,增生,堆积的角质特从甲板表面脱落,最后甲板完全脱落,只存下残根。此时甲板功能丧失殆尽。

灰指甲的诊断依据10、钩甲:老年人患趾甲真菌病,因瘫痪卧床不起,或因神经系统疾病而手足擅抖等原因生活不能自理,无法修剪病甲,只能任其自然。病甲疯长,结果病甲肥大、增厚,又长且高,尖端呈钩状。

以上就是灰指甲的十个判断依据,相信看完上文之后,大家对怎么判断是否得了灰指甲都有一些了解了,如果你的指甲出现了上述问题,为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恶化,一定要尽早去医院就诊,希望大家都能远离灰指甲的困扰。

(责编:蓝单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灰指甲患者的日常护理

灰指甲的预防做家务时,应戴手套,尤其是洗碗、洗衣等接触化学洗剂时。如果将手浸泡于过量的肥皂水中,可能引起指甲松弛。水使指甲胀大,当指甲脱水干燥后,又容易收缩,导致指甲松动及易碎。

Q:怎么样预防灰指甲传染给别人

预防灰指甲传染首先要保持全家人的足部清洁、凉爽和干燥。尽量用淋浴方式,避免使用碱性肥皂。不穿不透气的鞋。不光脚走在地毯、浴室地板上。预防灰指甲传染还要避免环境湿润阴暗。不和患病家人共用盆、毛巾、鞋袜、指甲刀等用品。保持指(趾)甲的正常长度,不要剪得太短,也不要留下角刺。不要用同一把指甲刀去修剪正常甲和异常甲。脚底、趾间痒尽量不要用手抓。定期对家庭环境及患者用品进行消毒等,这些都是预防灰指甲传染方法。 建议最好还是能去正规的皮肤病专科医院接受治疗。

Q:怎么预防才能不得灰指甲

灰指甲是真菌引起的疾病,是传染性的疾病,很容易传染的,灰指甲严重的会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伤害,在平时的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好护理,对自己的生活用品及时的进行消毒,和家人的分开使用,避免不注意接触导致疾病的发病。 很多患者在治疗时大量的使用口服药来进行治疗,患者要注意,口服药的毒副作用很大,在治疗时一定要十分的注意,避免带来严重的后果,灰指甲是传染性的疾病,患者在生活中要注意进行隔离,对自己的物品要及时的进行消毒,和家人尽量少接触,比较导致疾病的传染,所以预防是很重要的。 灰指甲在治疗时要注意个人卫生、环境卫生,勤换洗衣物和鞋袜,保持鞋子和袜子的清洁干净,保持生活环境的通风,清洁,干燥,在生活中还要注意避免受到外伤,导致疾病的严重带来危害,在患病期间,要注意自身是否患有其他的癣病,如果患有及时的进行治疗,避免灰指甲的复发。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