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人工受精的精液准备

转载 来源: 中华网健康 2013/9/24 10:34:18 举报/反馈

体外助孕技术,包括人工受精(IUI)、试管婴儿(IVF)、单精子注射(ICSI)、宫腔内配子移植(UET)、孕前诊断(PGD)。

一、精液标本收集方法及时间

1、通过手淫方式取精,收集在无菌、无毒的容器内,如不成功,可通过性交将精收集于无毒的避孕套内。

2、粘稠或有精子抗体的精液可以收集在一含培养液的小瓶内。

3、若精液少于lml,最好分次收集射精的精液标本。

4、逆行射精进入膀胱并非罕见,特别是进行过膀胱手术的患者,为收集逆射出的精液,必须先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然后排空膀胱,通过手淫法射精,再排尿人一容器,尿中可见精子并可用Percoll法收集到。

二、精液标本的分析与处理 新鲜精液至少应在进行IUI前2小时获得以供处理。精液标本完全液化后才能进行分析。对常规标本,将装有精液的容器放在摇动的操作台上,在室温或37℃下,直到精液完全液化(约需5–3。分钟)。

抗精于抗体阳性病人的精液标本必须收集在5ml含50%血清的HEPES–HTF液中,立即检查并处理。精液处理的目的是为达到符合要求的活动精子密度。具体要求:减少或去除精浆内前列腺素、免疫活性细胞、抗精子抗体、细菌与碎片;减少精液的粘稠性;促进精于获能,改善精于授精能力。

收集逆射精精液的程序如下:

(1)向病人仔细地解释整个程序,取得他的合作理解。

(2)在试验前一晚的9pm,要他将4g NaHCO3冲一杯水,溶解后服下。

(3)在取样前一小时,他必须再饮一杯含4g NaHCO3的水,并且再多饮l一2杯水。

(4)在射精前才排空膀胱(即小便后立即射精)

(5)射精后,他将小便排人一含有5%血清的HEPES–HTF液的容器内。

(6)逆射出的精子必须立即检查和处理。

三、冷冻精子的应用 精子库主要针对一些接受可能影响生育的治疗病人,在治疗前作为生育保险的处理方式,如细胞毒性治疗以及涉入腹股沟区的放射治疗;长期使用影响精于质量的药物如癌症患者应用化疗药物治疗丈夫精子不能用时;输精管结扎术前;输精管切除或膀胱手术之前;丈夫长期离开不在身边。 要求冻融精后精液分析要达到的标准:①精子密度>20×1000000/ml;②活精>20%; ③活动力≥2级。梯度离心后精子回收≥200 000活精,动力≥2级。

四、人工授精的时机 授精的时间在排卵前48小时至排卵后12小时内最容易成功。排卵时的预测临床主要根据基础体温(BBT)、宫颈粘液、B超监测卵泡的大小和子宫内膜厚度作为排卵时间的重要参考依据,更准确而可靠的是通过测定血或尿的LH峰、E2水平了解卵泡发育、成熟和质量,预测排卵时间,也可用注射HCG控制排卵时间。

1、自然周期的宫腔内人工授精 依据患者的月经周期时间确定B超监测卵泡发育和子宫内膜厚度的时间,必要或有条件时行激素测定来准确而可靠预测排卵时间。宫颈粘液评分常作为授精时间的重要参考指标。IUI手术应在LH峰后24–36小时进行。

2、促排卵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 对使用HCG后,应在HCG注射后24–36小时进行,此刻正是卵子从卵泡释出的时间,可提高成功率。

(责编:蓝单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人工授精成功率

人工授精成功率有多少?人工受精是指收集女性配偶或供精者的精液,在女性排卵期直接或经洗涤处理后注入女性生殖道内的一种助孕技术。人工受精成功率与精液质量及女性受孕能力有关,一般为15%左右。成功的宫腔内人工授精往往需要3-5个周期,一般认为经6-8个治疗周期的宫腔内人工授精失败后,才考虑放弃人工授精作体外受精。人工授精成功率有多少?每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的妊娠成功率约为10%~20%,连续治疗3个周期以上,妊娠率可达40%。据观察和统计,非配偶间的人工授精成功率要高于配偶间的人工授精率。近年来经输卵管人工授精应用于临床,精液处理及操作与宫腔内人工授精相近,只是应用特殊的导管经宫腔进入输卵管,将精子直接注入输卵管内,文献报告妊娠率与宫腔内人工授精相似,应用于宫腔内人工授精失败的患者仍约有20%的成功率。人工授精治疗的适应证较宽,治疗有一定的成功率。此外,人工授精治疗对设备和技术的要求相对其他辅助生殖技术要低,治疗所需费用也比较容易被患者接受,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Q:人工授精成功率有多高?一次费用需要多少?

你好,人工授精的成功率在60%左右,费用方面也不是很高,建议去正规专业的不孕不育医院,不要盲目选择,浪费了时间和金钱。

Q:这个月底我就要做人工授精了,有做过人工授精的姐们吗??我想问一下人工授精疼吗?还有成功率是多少啊?

你好,人工授精成功率低在15-20%,人工授精是不疼的请不要担心。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