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宝宝湿疹反复发作 护理更重要

家庭医生在线 2013/7/12 9:58:14 举报/反馈

当孩子第一次出现湿疹,也许年轻的父母还不觉得有什么奇怪,毕竟许多宝宝都或多或少受过湿疹的困扰。但如果湿疹反复出现,家长们就要警惕是否特异性皮炎。广东省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董秀芹表示,患上特异性皮炎的孩子由于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容易出现湿疹等症状,因此要加强护理,否则对孩子会造成长远影响。

湿疹是特异性皮炎的表现之一

宝宝出现湿疹十分常见,因此并不会引起家长的重视。但如果湿疹特别重,甚至过了婴儿期还不见好转,且呈现顽固、反复等特性,就要到医院诊断是否过敏性体质引起的特异性皮炎。董秀芹介绍,湿疹是特异性皮炎的表现之一,婴幼儿期常见于面部及其他暴露或易受摩擦刺激的部位,表现为红斑、丘疹、脱皮等,还可能渗出及结痂,患儿感觉很痒。而有的孩子也许会在儿童期发病,皮疹分布于颈脖、肘窝等部位,剧烈的瘙痒让患儿很难集中注意力,影响其学习和睡眠,同时抵抗力也低下,经常感冒等,发育也比正常孩子慢,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近年来,特异性皮炎的发病率在逐步上升,据上海的一份调查显示,0到6岁孩子患有特异性皮炎的占15.3%,6到12岁患有特异性皮炎的占10.9%,是儿童较为常见的皮肤疾病。如不注意治疗或者加强护理,甚至会令疾病延绵到成年,影响一生。

患儿常伴有哮喘、过敏性鼻炎

特异性皮炎其实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过敏反应性皮肤病。有的孩子从婴儿期开始发病,甚至到了两三岁仍经常发病。董秀芹表示,如果家族成员曾经有过敏、哮喘或过敏性鼻炎等过敏史的,就需要警惕孩子是否会患上特异性皮炎。特异性皮炎除了皮肤不好外,常伴有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呼吸过敏症状。

特异性皮炎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复杂,涉及遗传、环境、免疫、生理等多种因素。而遗传因素作为内因,环境因素则作为外因,它们共同影响了发病。如季节交替时发作比较明显,感冒时或者环境改变时都容易发作,给人留下“皮肤较脆弱,易患病”的印象。董秀芹解释,特异性皮炎与免疫功能不完全有关。皮肤细胞与淋巴细胞有相似的功能,当皮肤细胞不能形成完整的皮脂膜,导致水分流失,屏障功能被破坏,从而也影响了“重要的健康卫士”抗菌肽的形成,让皮肤表面本应该处于平衡状态的细菌群失衡,继而产生皮炎。

没有特效药,护理更重要

特异性皮炎由于是过敏体质引起的,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目前并尚无治愈的方法。相应的治疗可以缓解发作,但如果生活中不注意很容易引起复发。因此董秀芹强调,全面的健康管理对减轻特异性皮炎和减少复发都有重要的作用。

1、远离过敏原,如尘螨、真菌、霉菌、粉尘等。

2、要注意清洁,因为一些分泌物的堆积很可能会刺激皮肤,加重特异性皮炎的症状。但要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沐浴用品,尽量不要选用含有香精、香料的沐浴用品和护肤品等。另外,注意做好保湿工作,沐浴后,用毛巾吸干身上的水,涂抹上润肤品。董秀芹建议,最好选用医学护肤品,特别是具有帮助恢复皮肤功能的润肤剂,能起到类似皮脂膜的功效。患者可以咨询正规医院的医生,让医生推荐合适的护肤产品。

3、要注意饮食的选择,最常见的牛奶、鸡蛋、牛肉都可能会引发或者加重特异性皮炎的症状。

如何预防宝宝湿疹反复

1、洗浴护肤方面:以温水洗浴最好,避免用去脂强的碱性洗浴用品,选择偏酸性的洗浴用品。护肤用品选择低敏或抗敏制剂护肤,并且最好进行皮肤敏感性测定,以了解皮肤对所用护肤用品的反应情况,及时预防过敏的发生。

2、喂养和饮食:母乳喂养可以减轻湿疹的程度。蛋白类辅食应该晚一些添加,如鸡蛋、鱼、虾类,一般宝宝从4个月开始逐渐添加,而有湿疹的宝宝,建议晚1~2个月添加,且添加的速度要慢。宝宝的饮食尽可能是新鲜的,避免让宝宝吃含色素、含防腐剂等的加工食品。

3、衣物方面:比如贴身的衣服是棉质的,所有的衣服领子最好是棉质的,衣服穿得要略偏凉,衣着应较宽松、轻软。床上被褥最好是棉质的,衣物、枕头、被褥等要经常更换,保持干爽。

4、环境方面:室温不宜过高,否则会使湿疹痒感加重。环境中要最大限度的减少过敏原,以降低刺激引起的过敏反应。家里不养宠物,如鸟、猫、狗等。室内要通风,不要在室内吸烟,室内不要放地毯,打扫卫生最好是湿擦,避免扬尘,或用吸尘器处理家里灰尘多的地方。

温馨提示:引起宝宝湿疹病因是复杂的,其中过敏因素是最主要的,所以有过敏体质家族史(如父亲、母亲、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员有过湿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过敏性结膜炎、哮喘、食物过敏和药物过敏等)的宝宝就容易发生湿疹。

(责编:宁果容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