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三种方法拒龋齿之门外

家庭医生在线 2013/7/11 11:46:03 举报/反馈

龋齿一种由口腔中多种因素复合如作用所导致的牙齿硬组织进行性病损,表现为无机质脱矿和有机质分解,随病程发展而从色泽改变到形成实质性病损的演变过程。目前公认的龋病病因学说是四联因素学说,主要包括细菌、口腔环境、宿主和时间在菌斑深层产酸,侵蚀牙齿,使之脱矿,并进而破坏有机质,产生龋洞。

下面具体介绍一下相关病因。

1、细菌

是龋病发生的必要条件,一般认为致龋菌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产酸菌属,其中主要为变形链球菌、放线菌属和乳杆菌,可使碳水化合物分解产酸,导致牙齿无机质脱矿;另一种是革兰氏阳性球菌,可破坏有机质,经过长期作用可使牙齿形成龋洞。目前公认的主要致龋菌是变形链球菌,其它还包括放线菌属、乳杆菌等。

细菌主要是借助菌斑粘附于牙面。口腔滞留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被降解后,一方面聚合产生高粘性葡聚糖,形成菌斑基质,另一方面产酸使牙齿脱矿,菌斑的组成比较复杂,除大量细菌外,还有糖、蛋白、酶等物质。

2、口腔环境

口腔是牙齿的外环境,与龋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其中起主导作用的主要是食物和涎液。

食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既与菌斑基质的形成有关,也是菌斑中细菌的主要能源,细菌能利用碳水化合物(尤其是蔗糖)代谢产生酸,并合成细胞外多糖和细胞内多糖,所产的有机酸有利于产酸和耐酸菌的生长,也有利于牙体硬组织的脱矿,多糖能促进细菌在牙面的粘附和积聚,并在外源性糖缺乏时,提供能量来源。因此,碳水化合物是龋病发生的物质基础。龋齿的病变,是由浅入深,由小到大,从没有症状到疼痛难熬,逐渐发展而加重的。

龋齿有哪些症状?

 初期的龋齿是没有什么症状的,仅在牙釉质的表面上有大小不一的黄褐色斑点。因此,常常不容易被人们所注意,多数病人是在体格检查时,才被发现的。临床上称这一期的龋齿为浅龋。 龋蚀继续发展,深入到牙本质浅层,这时在牙齿的表面可出现一个明显的黑洞。病者往往一吃糖就疼痛,一经漱口就不痛了。这一期的龋齿,临床上叫它为中龋。 龋蚀如继续向深部扩大,到达牙本质深层并接近牙髓腔时,对冷、热的温度刺激可出现疼痛。由于龋洞离牙髓比较近,龋洞内的细菌和细菌所产生的毒素容易渗透到牙髓组织,引起急性牙髓炎,使患牙发生剧烈疼痛。这一期的龋齿,临床上叫它为深龋。 深龋如再不治疗,牙冠可大部被龋蚀而破坏,成为残冠。牙髓也因炎症而发生坏死,病牙的疼痛感觉反而减轻或消失。这时细菌可通过牙髓向根尖扩散,引起牙齿根尖部的病变。 龋齿发展到最后阶段是牙冠完全被龋蚀所破坏,流下残根。残根往往是引起其他全身疾病的病根,应予拔除。

那么,我们应如何预防龋齿呢?

1、减少或消除病原刺激物

减少或消除牙齿上的菌斑,改善口腔环境,保持口腔清洁条件,是防龋的重要环节,要做到这一点,最基本、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刷牙和漱口。对此应该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普及宣传教育,使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学会并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正确刷牙,可以清除口腔中的大部分细菌,有效减少菌斑的形成。幼儿还无法刷牙的时候,可由家长用柔软毛巾或绒布帮助擦洗牙齿。幼儿3岁以后就可以开始学习刷牙,尽可能做到早晚各刷一次,养成饭后漱口的良好习惯。睡前刷牙更重要,因为夜间间隔时间长,人在睡眠的时候,唾液往往分泌不足,细菌更容易大量繁殖。正确的刷牙方法是竖刷法,即顺着牙龈边缘“上牙由上往下刷,下牙由下往上刷”,“里里外外都刷到”,还须特别注意刷后牙的咬面,仔细把牙缝和各个牙面上的食物残渣刷洗干净,刷牙后要漱口;千万不要横刷,横刷很容易损伤牙龈,也无法刷净牙缝里的残渣。牙刷的选择也很重要,由卫生部、轻工业部和商业部曾共同制订的“保健牙刷暂行规格”。幼儿使用的牙刷标准毛束不超过两排,每排5~6束,毛质要柔软,小学生使用的牙刷毛不不超过三排,每排6~7束,还制定了中学生牙刷标准,以备成人牙刷作为参考。要消除龋齿的病原因素,还应该注意儿童的饮食习惯,按时增加各种辅食,多吃粗糙、硬质和含纤维质的食物,对牙面有磨擦洁净的作用,还可减少食物残屑堆积。较硬食物需要充分咀嚼,既可增强牙周组织的活力,又能磨擦牙齿咬面,使窝沟变浅,有利减少窝沟龋。

2、减少或控制饮食中的糖份

以谷类作为主食的国家和民族,想控制饮食中的碳水化物来防龋是很难的,随着糖制食品和各种饮料显著增多,因此对另一个主要致龋因素——糖的控制,尤其重要。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普及预防知识,从家长开始从小教育儿童要养成少吃零食和糖果糕点的习惯,特别是避免睡前吃糖的坏习惯,注意儿童三餐的质量,最好是从幼儿阶段,就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和含钙、磷、维生素等多营养的食物,要尽可能吃些粗粮,同时要重视母乳喂养婴儿。

3、增强牙齿的抗龋性

前面在龋齿产生因素中提到,足量的唾液分泌才是保证口腔卫生、有效防止龋齿的关键。正因如此,研发出有效调节或改善口腔唾液分泌的技术,必然成为终结龋齿这一口腔另外主要杀手的研究重点和方向。另外,氟化法也是一种手段,通过增加牙齿中的氟素,特别是改变釉质表面或表面的结构,增强其抗龋性。龋齿发病因素是复杂的,当前还没有一种能够完全预防新龋发生的单一方法,通过生物科技手段,通过控制和改善唾液这个可控条件,是一个可能对有效防龋单一产品目标实现突破的最可行方向。

(责编:陆伟祥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长龋齿的原因有哪些

可以引起龋齿的的原因说法有很多,但是没有特别说明的确定因素,但是常说的有四大因素:细菌、食物、宿主、时间等。龋病是在有细菌为主的多种原因的影响下,对牙齿组织进行慢性破坏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前期发展过程缓慢,所以不易引起重视,常常是在出现疼痛后才去就诊治疗。在平时自己要做好预防,尽量少吃软糯甜食,保证早晚刷牙,有意识的做到定期口腔检查,确保早发现早治疗。

Q:牙痛,龋齿怎样预防,牙窟窿怎样治疗好

你好,牙痛是指牙齿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而言,为口腔疾患中常见的症状之一,可见于西医学的龋齿、牙髓炎、根尖周围炎和牙本质过敏等。遇冷、热、酸、甜等刺激时牙痛发作或加重。建议你看口腔科医生检查看看。建议抗炎治疗,加上萘普生止痛治疗,不要进食辛辣食物,如果牙齿有问题需要首先解决,必要时修补或手术拔除无用的牙齿。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Q:牙齿酸什么原因

牙齿酸主要由于有牙隐裂、龋齿、慢性牙周炎等疾病导致。如果由于龋齿引起,在喝热水或凉水刷牙咀嚼食物时,会出现酸软感,说明龋齿已经进展到中等深度,如果继续发展接近牙髓时,会出现疼痛感,需要及时去牙科补牙,预防病情越来越严重。另外还需要考虑由于楔状缺损而导致的。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