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顺利手术后,生命已无忧;但手臂却似乎一直在肿痛、麻木,也举不起来了。难道这就是手术的代价?
原来,为了彻底消灭乳腺癌,医生在做乳腺癌手术时,总是尽可能清除侵及的乳腺组织。如果是根治术,则不仅要切除整个乳房及胸大肌、胸小肌,还要清除腋窝及锁骨下的淋巴结。
由于手术“规模”巨大,不可避免地会伤及这个范围内的一些正常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肌肉。譬如,连接手臂与肩部的肌肉受伤,或者腋下的伤口瘢痕出现挛缩,这一侧的肩部活动就会受到影响,上肢肌肉力量、灵活性降低。如果伤到淋巴管,使上肢淋巴回流受限,就会导致手臂肿胀、疼痛,同样也会出现活动受限。如果伤到神经,则可能出现麻木、感觉异常,或者不能做一些精细的动作。
这些情况的发生,并不偶然。据统计,乳腺癌术后,手术一侧的上肢功能障碍发生率达到36%~65%。
康复锻炼,早点开始
这些“手术的代价”,虽然难以完全避免,但如能早期坚持康复锻炼,却可以慢慢改善,直至恢复正常。
有时病人怕痛、伤口愈合不理想,或者本身肩关节活动受限等原因,会使上肢活动减少,这时,如果功能锻炼不能如期进行,就可能造成患侧上肢的永久性功能障碍。譬如,如果能在腋下切口处瘢痕组织尚未形成时开始锻炼,就可以防止腋窝周围的瘢痕挛缩、肌肉萎缩和关节强直。但如果等到瘢痕组织处于较稳定状态后再进行锻炼,效果就不理想了。
所以,乳腺癌术后的康复,从手术后回到病房,就要开始了。
康复锻炼分三个阶段:早、中、后。下面分述各期的重点。
前奏:术后24小时
静:保持肩关节制动(固定),以防术后出血、皮下积液。
动:可以开始做握拳—松拳动作。
早期康复:术后到出院前
一、术后第1天到第7天左右(大概为腋下负压引流期间):
重点:指、腕、肘关节的运动为主。
术后48小时:上下活动手腕,配合内外旋转运动。
术后第3天:上下屈伸前臂。
术后第5~7天:先以腰为支撑,手臂抬高,放置对侧胸前,再慢慢尝试用健侧手握患侧手肘,抬高至胸前。
这个阶段以徒手康复动作为主。注意避免大幅度的肩关节外展运动,不要用患肢支撑起床。
二、术后第8天至术后2周
重点部位:肩关节活动为主,以防瘢痕粘连。
松肩:往前、后旋转肩部。
上臂:抬高,尽量与地面平行。
颈部:头颈前后、左右及双向旋转。
上体:左右旋转上体,手臂前后摆动。
抬肩:健侧手握患侧手腕至腹前,抬高至胸前平屈,尽力前伸。
以上动作循序渐进,而非连贯完成,具体过程要根据自己的体力、伤口愈合情况,逐渐做上肢抬举、旋转、外展等各种运动。早期康复的顺利进行,可为以后的康复锻炼提供基础。
中期康复:出院至术后3个月
这是功能锻炼的关键时期。其间如能规律和充分锻炼,可以避免各个关节由于长时间制动所造成的关节内粘连,也可以促进腋下瘢痕组织下的疏松结缔组织的形成,从而扩大上肢活动范围,缩短上肢功能恢复的时间。
重点:上肢协调运动
收展运动:双手向两侧展开,再向斜下,在腹前交叉,重复进行。
推拉运动:用健侧手握患侧手腕,平拉向胸前,再向患侧推,如此侧向推拉。
甩手运动:双前臂向前平举,然后由前向后下方摆动。
扩胸运动:两手抬至胸前平屈,向两侧用力展开。
侧举运动:两手侧平举,屈肘与肩同宽,恢复至侧平举。
上举运动:健侧手握患侧手腕至腹前,拉至胸前平屈,上举过头。
环绕运动:健侧手握患侧手腕,从胸前由患侧环绕上举,再向健侧向下环绕交替。
后期康复:术后3个月后
在中期功能锻炼的基础上,开始全身的运动,尽量恢复日常生活的动作(如穿衣、梳头),以及简单的运动(如慢跑、骑自行车),并可配合游泳、乒乓球等体育运动。应衡量自己的体力,切勿操之过急而造成外伤。
注意:以上只是乳腺癌手术病人一般的康复程序,并非一成不变。由于每个人的手术方式、伤口长势、体能等都有所差异,所以应该作相应调整。一般来说,开始新一轮康复动作前,可向医生咨询。
链接:手术伤口不宜“照灯”
为了让伤口长得更好,医生有时会让手术病人“照灯”。在红外线等照射下,组织温度升高,血管扩张,血流加快,物质代谢增强,组织细胞活力及再生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促进伤口愈合。此外,还能增强细胞的吞噬功能,消除肿胀,促进炎症消散。
不过,乳腺癌术后的伤口却不宜照灯。因为肿瘤位置比较表浅,虽然手术已经最大可能切除了肿瘤,但有时也会有极少数残留。如果照灯,上述促循环、促代谢、促再生作用,也可能同样作用于残留的肿瘤细胞,从而加大复发、转移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