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转载 来源: 家庭医生在线论坛 2010/4/19 3:06:21

  

  心心是幼儿园大班的小女生,从小就喜欢玩扮家家,常常逼着爸爸妈妈和自己玩幼儿园的游戏。她要当幼儿园老师,让爸爸妈妈当小朋友,有时还会很严肃地批评“小朋友不乖”。前几天,心心妈妈带她去星期八小镇玩角色体验,“让她一次玩个够。”但最终,心心和妈妈回家时都很不高兴。妈妈说:“心心只玩那些没什么意思的游戏,空姐、消防队员等都不去当,我在一旁干着急。”心心也撅着嘴:“妈妈管头管脚,玩得一点儿也不开心。”

  这种情况现在很普遍,家长怕孩子吃亏,催着逼着孩子参与一些大人认为很好的游戏,但宝宝们却有不同看法。一些早教专家建议父母:既然是游戏,就要让孩子玩自己喜欢的。适当地鼓励是可以的,但千万别硬逼着孩子玩。

  从鼓励发展成了强迫

  在不少游乐场,父母总喜欢指挥孩子玩这个玩那个。在翻斗乐里,5岁的星星就喜欢躺在海洋球里“享受”。站在场外的妈妈却催着她起来去玩别的项目。星星很不情愿,应付性地滑了两次就又躺进海洋球里了。

  萌萌近来特别喜欢玩沙子,附近有人家在盖房子,门前堆了一堆黄沙,萌萌吃过饭就拿着勺子、铲子溜到沙堆上去玩了。难得独自活动,萌萌蹲在地上,铲沙、扬沙、装沙,忙得不得了。扬起来的沙子难免粘在衣服上,但萌萌妈妈认为,能让孩子做喜欢做的事,没有什么不好。

  ■ 专家点评

  经常看到内向的孩子被父母逼着玩,在一些充气游乐垫上,胆小的孩子不敢爬最高的“小山”,爸爸妈妈就会板起面孔“鼓励”他:快去,你不去,咱们就回家不玩了。多数孩子会哭丧着脸玩。

  其实,孩子有自己的选择与判断。聪明的孩子会先站在一旁观察,当确定自己有能力参与这个游戏,能从游戏中获得乐趣,才会积极参与。当他没有把握时,父母不要鼓励——失望——强迫孩子,否则游戏就起不到让孩子放松与愉快的作用了。

  真正的教育不露痕迹

  毛毛和许多6岁的孩子一样,看到喜欢的东西就喊着要买。爸爸妈妈经常教育他,父母赚钱不容易,生活要节俭,可小家伙压根没概念。妈妈带他体验了飞行员、警察、建筑师和糕点师等职业。5份工作加起来才赚了25E币,做个蛋糕要花18E币,毛毛就知道心疼了,坚决不肯再花20E币买袋爆米花,只说要把剩下的“钱”存起来——有利息。毛毛妈妈趁机教育他:晓得爸爸妈妈工作辛苦了吧,以后还要不要再乱买玩具呀?小家伙想了想,很懂事地说知道了,让爸爸妈妈听了备感欣慰。

  ■ 专家点评

  不少孩子很烦父母在耳边唠叨,家长也很为难:不多说吧,孩子根本听不进去,多说吧,自己也嫌自己啰嗦。所以,不妨让孩子亲身体验一下,有了真实感受,比一百遍说教更管用。

  不妨问问孩子的喜好

  琳琳家的小区有个儿童游乐场,奶奶经常带她去玩。星期天人多的时候,奶奶会替她守着秋千架,一有空,她就大叫琳琳:快来,秋千架空了,你来荡吧!可琳琳却不领情:我不喜欢玩,你荡吧!一句话说得奶奶哭笑不得。

  丫丫妈妈带她去科技馆玩,总是希望丫丫能多体验一些项目:咱们去“食物之旅”吧。丫丫却有些怕黑的地方,不愿意去,实在被逼无奈了,就闭着眼睛捂着耳朵进去,不看也不听。

  去星期八小镇的心心也一样,正在押运公司外面排队,妈妈看到对面报社正空着,就建议她先去做小记者。心心不乐意了,磨了半天冷不丁说了一句:“妈妈,你就不能问问我喜欢做什么吗?”家长总觉得是为孩子好,但小小年纪的孩子却感到了郁闷。

  ■ 专家点评

  让孩子自己做决定,许多家长开始总是抱着这样的原则带孩子玩。可一旦真的去玩了,却总忍不住要指手画脚,甚至事先忘了问问孩子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我们喜欢孩子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却又怕他因为没有经验而吃亏,剥夺了孩子自由安排的权利。

  希望家长能尊重孩子的感受,让自己的宝宝在所谓的“吃亏”中积累经验,快乐成长。当我们尊重了孩子,孩子也会乐于主动听教。

(责编:温小军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2岁宝宝如何开发智力,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您好。两岁的宝宝所有的行为,还只是在模仿中。建议写本鲍秀兰教授编写的《0~3岁儿童最佳的人生开端》。好好看看,对您教育孩子有帮助。

Q:孩子的前期教育

1.让儿童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学习。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要活动,儿童通过游戏来认识周围事物,适应生活环境和发展智力。因此要给孩子买或借用有利于开发智力的玩具,要多让其和小朋友一起玩。?  2.引导儿童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学习。大自然和社会环境最能吸引孩子们,最容易激起孩子们探索的愿望。因此,节假日应多带孩子到外边去玩。?  3.注意训练孩子的感觉器官。在学前期,儿童的具体形象思维比较发达,他们是依靠发育得比较完好的感觉器官捕捉事物的形象和特征的。感觉器官功能的好坏,对儿童智力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所以要注意多多训练孩子的感觉器官。  4.注意从小培养儿童发展语言。学前期是语言发生和初步发展的时期,而语言具有发展智力活动的工具职能,它在人的全部心理活动中起着十分显著的作用。因此,从小发展语言,对一生的语言和心理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例如:编讲形象生动而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不仅能扩大儿童的知识面,而且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  5.注意培养绘画能力。绘画不仅可以锻炼儿童的感官,还能发展儿童的智力,同时可以培养儿童集中注意力、克服困难等良好品性。?  6.提供音乐环境。音乐不仅能使儿童情绪愉快,还可以促进他们的情感与美感等心理品质的发展,从而增进健康,增加知识,发展能力。例如:放一些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歌曲,学习各种琴类等。?  7.对孩子要爱而不矫惯,注意培养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做父母的对孩子可爱得很深,但不可以溺爱、娇惯,应当关心子女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做父母的不光要让孩子吃好、穿好,而且要注意启发和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注意从小就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 8.在教育方法上首先教育观点要一致,并做到要求一致。不应有的批评,有的袒护;有的答应,有的拒绝;有的赞成,有的反对。教育上如果不一致,会弄得孩子无所适从,不能形成正确的是非标准,甚至更加娇纵。  9.父母应当严格要求自己,做好表率。孩子的模仿力很强,父母同孩子接触的时间最长,因此孩子对父母模仿得最多。由于儿童的世界观尚未形成,儿童模仿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故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符合道德规范,做好孩子的表率。

Q:精神发育迟滞

一、评估内容精神发育迟滞的患儿处于一种长期相对稳定的临床状态,其智力发育的不完善或受阻几乎伴随终生。对此类患者可从社会交往技能、言语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独立生活能力等多方面社会适应功能方面进行评估。二、护理要点教育训练及护理对精神发育迟滞的患儿来说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这项工作不仅涉及家庭和医疗部门还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及社会福利部门。是一项带有社会性的问题,应设立专门机构和学校,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对病人进行专门训练和教育。(一)早期训练帮助家长了解一些正常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的动作、行为、语言进行早期观察。帮助家长判断孩子是不是与同龄儿童有比较大的差异,如果发现落后,则需做智力测验,知道孩子在哪方面落后及早进行早期训练,包括动作训练,如翻身训练、爬的训练、坐立、走的训练等;发音训练;认知活动训练。需要帮助他们去认识周围发生的事,提高认识世界的积极性,还要多问一些“为什么?”“这是什么?”以激发他们去思考,久之就会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教育家长开展早期教育要从符合孩子智力水平的基础开始,不要求高、求快,不要用对正常儿童的期望来要求智力落后的孩子,无论患儿精神发育迟滞的程度如何,都应当让他们有机会与正常儿童在一起活动,在共同的游戏活动中进行模仿和学习,这对患儿是极有帮助的。(二)语言障碍和缺陷常常成为精神发育迟滞患儿思维和智力发展的桎梏,要重视对语言障碍和缺陷进行矫正,使他们能较好地掌握语言这一工具进行社会交往和交流。训练时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要密切配合,协同进行。通过生活活动进行语言缺陷的矫正训练,要有耐心,不能操之过急。(三)培养患儿生活自理能力轻度精神发育迟滞的孩子生活尚能自理,中、重度以上患儿生活自理困难,理解能力差,常需别人监护。但在患儿的生长发育期,他们的智力及其他精神活动还在逐渐发展,所以,对精神发育迟滞患儿进行教育、训练尤其是在幼年期非常重要。父母对患儿应耐心、坚持不懈地教育和训练,使他们逐渐适应周围环境,安排好自己的日常生活。训练培养患儿平时生活中的一些必要的技能,如洗脸、洗澡、入厕、穿衣服、鞋袜、整理床褥、吃饭、洗碗、收拾餐具、扫地等。(四)帮助患者进行劳动技能训练通过劳动技术的教育和训练使他们能自食其力,以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劳动技术教育必须适合患者的智力水平和动作发展水平,注重现实性和适应性,重视安全教育以及个别差异性。可从自我生活服务劳动培养开始如洗脸、穿衣、吃饭、扫地等,逐渐进入社会生活服务劳动技术的培养。在实际的劳动中进行日常工具的性能和使用方法的教育,进而到职业技术教育,并根据患者的心理上、生理上和疾病上的差异,掌握每个人的特点进行选择职业的指导。(五)做好患者的品德教育由于患者认识水平低,对事物的分析能力差,常常不能预见自己的行为后果,应激能力差,往往会出现一些不自觉或不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和活动,甚至导致犯罪行为。做好患者的品德教育要遵循普通学校品德教育的基本原则。尊重病人与严格要求相结合,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同时还要注意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充分了解每位患者的缺陷,对不同情况不同处理,爱护和保护患者的自尊心,把缺陷行为和不道德行为严格区别开来,对患者尽量少批评,少惩罚,多给予表扬和鼓励。(六)注意患儿的营并及生活护理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适时添加辅食,对某些遗传性代谢性疾病,可通过严格饮食控制防止或减轻症状。如苯丙酮酸尿症的患儿采用低苯丙氨酸饮食(如大米、玉米、淀粉、蔬菜、水果等),限制含丰富苯丙氨酸饮食摄入(如小麦、蛋类、肉、鱼、虾、乳品等)早期进行合理饮食治疗,可使患儿生长发育较正常,并可使已有的病理变化消失。为了保证患儿从饮食中得到足够营养,应为患儿创造良好的饮食环境,餐前应使患儿情绪稳定,对生活自理差者要加强训练,必要时协助进餐,以保证进食量的充分,防止发生营养不良,对不能控制食量的患儿要防止暴食,以免发生消化不良,还要纠正个别患儿偏食行为。 [治疗要点]  一、病因治疗。  二、教育与训练。应作为主要治疗。  三、药物治疗,尚无肯定有效物,可试用γ—氨酪酸,1mgtid,砒硫醇0.1gtid,砒乙酰胺400-800mgtid,伴有兴奋冲动者,选用太尔登,氯丙嗪或氟呱啶醇,对伴有癫痫病发作者用苯妥英纳,鲁米那等抗痉药物。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