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气温居高不下 慎防“热中风”

转载 来源: 家庭医生在线论坛 2009/7/27 8:15:37

    连日来,气温居高不下,中风病人骤然增多,市内各大医院接诊的中风病人大多是以老年人为主的缺血性中风。专家提醒市民,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夏季要防“热中风”。

  气温超32℃易引发“热中风”

  一周以来,南方医科大学广济医院内科已收治10多个中风病人,年龄多在60岁以上。一些老人被送进医院时病情已相当严重,几乎不能言语。

  一年四季有两个中风高峰期,一是气温低下的严冬,二是气温在30℃以上的盛夏。“热中风”是盛夏季节的一种常见病,当气温超过32℃时,最易发生“热中风”。因为气温高,每天都要从皮肤散发出1000毫升的汗液来降温,以保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而这会给心脏增加负担,导致血液循环过盛,产生高血压、脑出血。另外,由于大量出汗,血容量减少,血粘稠度增高,血流缓慢,易导致脑梗塞。而相当多的“热中风”病人与家庭空调使用不当有关。若装有空调的房间温度调得太低,与外界气温相差悬殊,频繁出入房间,忽冷忽热,会使老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中老年人脑部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脑中风。

${FDPageBreak}

  室温控制在27℃为宜

  南方医科大学广济医院内科主任史美锋表示,夏日使用空调时,室温应调在27℃为宜,室内与室外温差不应超过7℃。老年人特别是患有心血管病的中老年人,最好不使用空调,以手摇扇取凉为好。老年人尽量减少进出空调房间次数,避免一冷一热对人体血管尤其是脑部血管反复收缩而发生意外。

  “如果突然出现脸部、手臂或腿部麻木,尤其是身体单侧麻木;说话困难或理解困难;单眼或双眼视力出现问题,看不清物体;行走困难,头晕眼花,失去平衡或协调能力;不明原因的剧烈头痛等症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脑中风发生后3个小时内是最佳治疗时机。”史美锋主任强调,对于“热中风”病人,早期的诊疗很关键。

  专家表示,中老年朋友,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者,要注意“3个半分钟”和“3个半小时”的自我保健,以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3个半分钟”是指清晨或夜间醒来,睁开眼睛后,继续平卧半分钟,再在床上坐半分钟,然后双腿下垂床沿坐半分钟,最后下地起床或如厕。“3个半小时”是指早上走半小时,晚饭后散步半小时,中午午睡半小时。

  除此之外,预防“热中风”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多喝水,哪怕不渴时也要多喝。每天需饮水2000—2500毫升,可以是白开水,也可以是淡茶水,这样能稀释血液,防止血液粘稠度过高,避免发生血管栓塞。

(责编: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