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家庭医生在线 来源: 广州市儿童医院 2009/7/22 0:00:00

  康复治疗方法

  1、运动疗法

  2、作业疗法

  3、引导式教育

  4、水疗法

  5、传统医学康复疗法

  6、语言治疗

  7、被动物理疗法

  8、康复工程

  9、药物治疗

  10、手术治疗

  11、心理与教育康复

  康复治疗的实施

  1、运动疗法 主要方法有Bobath疗法、Vojta疗法、上田法等。Bobath基本治疗手法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1)、反射性抑制手法

  2)、关键点调节

  3)、姿势反射的促进手法

  4)、叩击法

  2、作业疗法 是为复原患儿功能,有目的地,有针对性地从日常生活活动,职业劳动,认知活动中选择一些作业,对患儿进行训练,以缓解症状和改善功能的一种方法。

  3、引导式教育 主要应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功能障碍的康复与疗育。

  1)、引导式教育的概念体系

  引导式教育(conductive education system)就是要通过教育的方式使功能障碍者的异常功能得以改善或恢复正常。也就是将教育这一概念引入了康复医学中,应用教育的概念体系进行康复治疗。

  2)、引导式教育的适应范围

  引导式教育是一种综合的康复手段,它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以及并发智力低下、语言障碍、行为异常等的康复治疗。

  不适于引导式教育者:重症智力低下,如3岁以上仍不认识父母、不懂他人问话、不能与人简单交流的患者,因为达不到理解课题并使之意识化的目的,因而应用其他治疗方法进行康复为好。

  4、水疗法 是利用水温、静压、水的压力和水中化学成分等,以不同方式作用于患儿,通过水的温度刺激、机械刺激和化学刺激来缓解肌痉挛,改善循环,调节呼吸频率,增加关节活动度,增强肌力,改善协调性,提高平衡能力,纠正步态等。

  5、被动物理疗法 电疗(痉挛机治疗仪、功能性电刺激)、光疗和生物反馈疗法可兴奋神经肌肉组织,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肌张力,提高肌肉控制能力。

  6、语言治疗 根据言语评定的结果,针对性地对各种不同情况进行治疗。

  7、康复工程 包含有姿势控制和坐位系统、言语辅助系统、个人运输和交通系统、支具及辅助用具等。在康复治疗中,支具及辅助用具应用最多,其目的:辅助与促进治疗和训练;预防变形与挛缩,保持变形矫正后的状态;固定关节,负荷体重;抑制不随意运动,控制运动模式;代偿丧失的机能,辅助患儿应用残存机能。

  8、心理治疗与教育 很多脑瘫患儿都伴有心理和行为异常,应用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不仅可纠正心理和行为异常,还可促进运动、语言能力。脑性瘫痪患儿除运动功能障碍,智力水平亦多低于正常水平,且伴社会适应行为缺陷,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脑的发育,运动功能和智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本着“用进废退”的生理原则,对脑性瘫痪患儿进行早期干预,并运用有系统和有组织的教育和训练。以起到补偿矫治作用。

  9、传统康复疗法 有针灸、按摩、中药、穴位注射和埋线等疗法。

  10、药物治疗 有改善脑功能药物、肌松剂、肉毒杆菌毒素A肌肉注射等药物。

  11、手术治疗 有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矫形外科手术等。

  功能预后

  1、 受累肢体越多,预后越差

  2、痉挛性双瘫和偏瘫预后较好;舞蹈样手足徐动型和痉挛性四肢瘫预后较差

  3、步行能力的预后

  行走能力在7岁达到一个平台。偏瘫儿童大多数在18个月到21个月会走。若4岁时仍不能独坐或6岁时不能独立地跪立行走,那么将来很有可能不能独立行走。智力低下、视觉障碍也将影响步行能力

  4、上肢功能的预后

  3岁前如儿童还没有形成优势手或上肢仍不能超过躯干中线活动时,上肢功能预后不良。智力与上肢功能障碍指数相平行5、就业取决于智力情况和脑瘫的严重程度。伴随症状、家庭支持、教育状况、和职业培训也有一定的影响6、患儿功能预后与康复治疗时机和选用方法有关,康复治疗越早,功能预后越好。

(责编:方徽雯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脑性瘫痪的护理

脑性瘫痪的护理方式1.日常生活护理指导父母和家庭其他成员正确护理患儿。日常生活活动是人们维持生活最根本的活动,如进食、更衣、洗漱、入厕等。脑性瘫痪的护理方式2.饮食护理需供给高热量、高蛋白及富有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对独立进食困难儿应进行饮食训练,在喂食时,切勿在患儿牙齿紧咬情况下将匙硬行抽出,以防损伤牙齿。家长一定要保持冷静,摆正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虽然家长会非常的辛苦,但是大家也不能放弃,一定要护理好孩子,这样孩子才能尽快的恢复。远离脑性瘫痪的烦恼。

Q:脑性瘫痪如何早期诊断?

你好,小儿脑性瘫痪早期诊断中临床常用的检查手段有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脑电图、头颅超声、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眼视光学、染色体、TORCH等。目前脑性瘫痪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主要根据临床症状,体征,我国(1988)小儿脑性瘫痪会议拟订的3条诊断标准是:

Q:按运动障碍性质将脑性瘫痪分为?

你好。按运动障碍性质分类,脑性瘫痪中最常见的是A.混合型脑性瘫痪B.痉挛型脑性瘫痪C.共济失调型脑性瘫按运动障碍性质分类,脑性瘫痪中最常见的是A.混合型脑性瘫痪B.痉挛型脑性瘫痪C.共济失调型脑性瘫痪D.手足徐动型脑性瘫痪E.肌张力低下型脑性瘫痪一般情况下建议你最好多注意观察。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