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转载 来源: 家庭医生在线论坛 2009/7/15 13:37:46


  婆婆:汤美仙,58岁,中学教师

  儿媳:钟慧,33岁,品牌公关

  关于钟慧的婚事,钟慧父母曾经有过疑虑—因为他们听说钟慧的未来婆婆汤美仙,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女人,自42岁寡居起,就没有再结过婚,完全是凭一己之力,将一儿一女都培养到博士毕业。钟慧的父母听说女儿嫁过去将与婆婆一起住,非常担心同样有主见、喜欢说一不二的女儿会在原则问题上跟婆婆起冲突。

  钟慧父母的担忧很快变成了现实:钟慧的儿子满了两岁,婆媳之间的教子冲突就显山露水了。对于宝贝孙子,婆婆沿袭了从儿女一贯而下的严厉的管教方式,小小孩儿,学习速算要得第一名;弹钢琴要成为典范;讲英文绝不可以带有夸张、鄙俗的发音,要字斟句酌,用词典雅及清晰;还有一套一套的礼仪规范,对长辈要怎么做,对同龄小伙伴要怎么做。婆婆甚至带孙子去正宗法式餐厅,一招一式教孩子西餐礼仪,还对他说:一个将来要留洋的博士,一个未来的总经理,怎么可以翘着二郎腿大嚼汉堡包?

  对于婆婆的“精英教育”,钟慧越来越不以为然,她觉得孩子慢慢被婆婆带成了一介完美主义者,一个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保守派”。极端的细节,是儿子不能容忍衣服上有卡通图案,也不穿帽兜衫、多袋裤,“奶奶说,这些衣服都很闹、很俗气。”钟慧简直哭笑不得:当年,贵为王妃的黛安娜,还穿着帽兜衫和牛仔裤,与两位小王子大嚼麦当劳汉堡,咱这孩子,又不是世袭贵族,干嘛搞得他那么拘谨老成,动不动怕自己“不够典雅”?

  钟慧的倔脾气一犯,一度就跟婆婆“对着干”。于是家中经常出现这样的局面:奶奶要孩子处处向“精英”看齐,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妈妈却说一个人光成功不快乐有什么用?宁可做一快乐自在的“小市民”,也不要做一个整天愁眉不展的“精英”;不仅应该“宽以待人”,更应该“宽以待己”。婆婆对钟慧的说法很恼火,她的杀手锏一贯是:“你那一套教子策略,有成功的范例么?”钟慧知道她是得意于一儿一女的成功,偏不想认这个账:“本来未来20年的教育状态,就和20年前不一样。未来是比拼哪个孩子的心理状态更健康、更通达的年代,获得平衡和快乐的能力,比储备知识技能的能力重要多了。”

  最后,还是孩子的变化教育了这对“各唱各调”的婆媳:孩子夹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观中,开始变得具有“两面性”——要是在奶奶面前呢,他就变成规矩礼让、乖顺听话;要是在妈妈面前呢,他就变成极其顽劣的“小孙悟空”。孩子上小学一年级时,老师找钟慧反映:“孩子的个性太具两面性,这样发展下去有一定危险性……”让钟慧考虑一下应否将家庭成员的教育分歧披露于孩子面前,令其无所适从。

  自此,钟慧才开始检讨自己是否存在与婆婆比拼“教子天赋”的好胜心,一有比拼之念,两股力量就开始从两个方向拉扯孩子,而比拼双方的权威,也互相受到削弱,这一局面,无论对婆媳的和睦,还是对小孩的和谐发展,都无好处。

  钟慧开始寻找一种“讲和”之道,包括婆婆批评孩子礼数不周时,钟慧开始说:“听听奶奶的意见会有好处,儿子,你不是特崇拜爸爸和大姑妈?他们都是奶奶教大的呀……”

  这一下,不仅孩子面露惊讶之色,连婆婆本人,管教起孙儿来也不那么“理直气壮”了,她也开始领悟到:孙儿毕竟是媳妇的儿子,教育起他来,媳妇不该比我更有发言权么?她甚至体会到钟慧的容忍度:“如果有人认为比我自己还对我儿子有教育上的发言权,我会开心么?”

  将心比心,婆媳间的心结一下子就解了。${FDPageBreak}

  婆媳关系罗生门
     
  儿子张荣:我一直觉得妈妈的教育手段收得太紧,我太太又放得太过,但事实上我附和她们的任意一方,都会在另一方那里落下埋怨。尤其是我妈妈,个性那么激烈要强的一个人,要是她发现儿子媳妇都在教育下一代的问题上与她唱反调,不晓得会多伤心。我能做的事,就是以儿子的变化来说事—至今她们俩都不知道的秘密是—儿子个性上的“两面性”,是我告诉班主任的,让老师找钟慧详谈,也是我出的主意。

  儿媳钟慧:婆婆对我儿子的教育付出这么多,我是否心存感恩之念呢?有这个意识,其他都好沟通;没这个意识,两个人就只有针尖对麦芒一条道可走了。

  婆婆汤美仙: 在第三代的教育问题,该放手时要放手哦。还有,不管你多么不认同媳妇的做法,当着孩子的面批评她,也许是最不理智的行为了。

  专家解读:我很喜欢钟慧这个儿媳,为什么呢?家庭教育一定不能过于单一极端,孩子需要各式各样的生活体验,有各式各样成长的任务要去完成。未来的社会一定是鼓励多样化的,赞许多元文化色彩的。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还需要给予孩子一些选择的空间或者决定他的行为的机会,这样可以帮助孩子通过自我决策来学习承担决定的责任。从心理学的视觉看,钟慧与婆婆在教育孩子方面的背道而驰是有意义的。这样的做法可以维持一种信息对称,帮助孩子形成选择的能力。很多教育的出错就是信息的不均匀,不对称,使孩子无法应对复杂的环境。我们的文化习惯是一种直线思维,认为什么好,别的就不那么好。这样的教育下孩子没得选择,哪怕这种教育是非常正确的,让孩子深陷一种思维模式对孩子的思考能力与社会适应力是非常有害的。婆媳间两种教育是可以并存的,它们不是相互对抗抵消的,而是一种重要的互补。比如古语说:“能者发扬光大,不能者独善其身”两种生存态度对社会同等重要。有时候,婆媳间存在矛盾的时候,教育孩子的差异就成为冲突的一种理由。其实教育的差异比教育的一致性更有价值。当然,心理学不主张隔代教育,教育孩子的主导权应该是父母。因为孩子与谁形成亲密依恋,谁的教育会更有效。对孩子来说,“喜欢我,我才听你的!”

(责编:温小军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婆婆指责我不会带宝宝自古婆媳关系难相处,姐妹们有什么办法搞

你好,都是这样的啦,婆媳关系确实不好相处,就因为有个宝宝,育儿观念都会不一样,相互产生一些摩擦属于很正常的,就算是和自己的亲妈,一起照顾宝宝,也会产生一些争吵的。平时你不要太计较,毕竟是老人家嘛,每个人的想法也是有所差别的,不过也都是为了宝宝好,她说她的,你做你的,都不要太计较。平时你也可以温和的和你婆婆多沟通,如果在沟通无效的情况下,也可以让你的老公,多说一说你的婆婆。毕竟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都要相互包容才可以的。家和万事兴。

Q:如何处理好婆媳关系?

俗话说:“婆媳亲,全家和。”婆媳关系是影响婚姻幸福的重要因素。想建立良好的婆媳关系,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丈夫要做润滑剂。婆媳关系,其实是一种“三角关系”。婆婆和媳妇,原本是不相干的陌生人,把她们联结在一起的,是那个既为人子又为人夫的男人。在这种关系中,丈夫夹在母亲和妻子之间,他的做法至关重要。既不能出于孝心,一味地偏袒母亲,和她一起给妻子颜色看,使夫妻感情恶化;也不能“娶了媳妇忘了娘”,和媳妇一道欺压母亲;更不能一味地享受妻子和老母的爱,却对她们之间的矛盾不闻不问。好丈夫应该成为婆媳融洽相处的润滑剂。在一碗水端平的基础上,通过智慧和爱心,努力消除婆媳间的隔阂与成见,架起一座婆媳沟通的桥梁。 2.婆婆为老要尊。生活中,有些婆婆没有工作,有些婆婆退休之后无所事事,更有些婆婆长期守寡,将满腔的感情都寄托在儿子身上,很难容忍一个年轻的女子来分享儿子的爱。她们从一开始,就视媳妇为眼中钉,拼命地挑拨离间,弄得儿子焦头烂额,媳妇怒不可遏,全家不得安宁。好婆婆应该对媳妇的生活方式持尊重和理解的态度,不干涉,不指手画脚,让媳妇舒服。同时,要善于通过参加社区活动,和同龄人交往,以及读书看报等有益的活动,将自己的日子安排得充实一些,切忌将所有的锋芒都指向媳妇。假如条件允许的话,子女跟父母最好分开居住,保持距离,也保留各自的生活空间。因为“远香近臭”的道理,往往隔着距离,礼尚往来,婆媳关系更容易相处。 3.媳妇要尊重体谅婆婆。婆媳原本就是两代人,存在着代沟和很多观念上的差异。懂得尊重和体谅,互相接纳,才可以处好。从媳妇的角度来说,应该尊重婆婆,对婆婆以礼相待,凡事多征求婆婆的意见,无伤大雅的小事就服从婆婆,讨婆婆欢心。这样,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纷争。 婆媳相处是门学问,聪明媳妇和有智慧的婆婆,互敬互谅,再加上丈夫从中调和,巧妙周旋,婆媳才能融洽相处,家庭生活才能幸福。

Q:婆媳关系紧张婆媳关系影响夫妻关系怎么办

婆媳关系以及夫妻关系,这些都是需要去沟通解决的,并且沟通都是需要方式方法的,像是针对婆媳具体的矛盾,需要针对具体的事情去做沟通,沟通时只表达一下你内心的感受和具体的事情经过而不要指责的方式,这样对方就能够听得进去才能够更好的去解决问题,夫妻之间也是需要多去沟通。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