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转载 来源: 家庭医生在线论坛 2008/4/15 9:47:11

  美国的儿科专家指出,“肥胖宝宝”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遗传,二是营养,三是运动。如果孩子在4岁之前体重的增加速度大大超过身高的增长速度,并且严重影响小孩的正常生长发育,比如妨碍了走路,那么父母就该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位美国的遗传学专家认为,如果双亲体重超标,那么他们的孩子很有可能面临肥胖的危险。

  同时,斯坦福儿童医院健康体重中心主任医师也指出,遗传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问题的出现,但是罪魁祸首却是不良的生活方式,孩子是在父母的饮食环境中逐渐学会如何进食的。

  有些父母在宝宝只有三四个月大时就喂宝宝吃固体食物。还有些父母认为按比例调配的奶粉不够稠,宝宝吃了很快就会饿,于是通常在奶粉中再加入婴儿米粉。

  然而,研究表明,母乳喂养营养丰富,又能降低将来孩子肥胖的风险。美国的医学专家说:“母乳喂养时间越长,得肥胖病的危险越小。尽量母乳喂养,按需喂养,并且在宝宝出生3个月内不要喂固体食物。”

  同时,医生还强调,婴儿在成长过程中应远离垃圾食品。

  有些孩子还不到1岁,就开始吃大量的软饮料、油炸食品和其他快餐。专家表示,如果父母喜欢吃这种垃圾食品而且家里又储备了很多,那小孩学会去吃就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了。

  除了偶尔吃些糖果和学校里的生日蛋糕,家长应该要求自己的孩子不去吃那些经过加工的食品,而要鼓励他们多吃新鲜蔬菜、鸡肉和鱼。

  父母给宝宝吃的食物要分割得大小合适,不要过大,应以小块为主。少让孩子吃甜食、喝甜饮料,少吃油炸食品。

  宝宝肥胖的另一方面原因就是运动不足。

  马里兰儿童健身中心的主管认为,合理的运动对小孩子来说相当重要。他们在学会抬头、翻滚、坐下、爬行的过程中就是种很自然的运动,6个月大的宝宝应该已经形成他生长需要的骨骼肌。中心的课程着重在孩子和父母一同练习而非小孩自己单独锻炼。

  尽量保证孩子充分的室内外活动量,不要将孩子整日闷在室内长时间处于静态。活动宜选择全身运动,并尽量选那些孩子感兴趣的活动。父母还应为宝宝制定详细的运动计划,至少保证每天运动1~2小时,每周运动5天。 (邱澄/译)

(责编:张甜甜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肥胖宝宝要克服睡眠呼吸障碍生活上有什么要注意?

您好,肥胖的宝宝要克服睡眠障碍需要减肥,同时生活上要注意:如果打鼾的宝宝肥胖,先要想办法减肥,要培养良好的饮食及生活习惯。少吃肥腻的“垃圾”食品,让孩子多运动,让口咽部的软肉消瘦些,呼吸也会变得较顺畅。此外:妈妈孕期时要注意控制体重。母乳喂养。宝宝出生后6个月内以纯母乳喂养,是预防宝宝肥胖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科学添加辅食。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多运动。让肥胖的宝宝体重得到控制,可以有效的克服睡眠障碍。

Q:肥胖宝宝要克服睡眠呼吸障碍生活上有什么要注意?

您好,肥胖的宝宝要克服睡眠障碍需要减肥,同时生活上要注意:如果打鼾的宝宝肥胖,先要想办法减肥,要培养良好的饮食及生活习惯。少吃肥腻的“垃圾”食品,让孩子多运动,让口咽部的软肉消瘦些,呼吸也会变得较顺畅。此外:妈妈孕期时要注意控制体重。母乳喂养。宝宝出生后6个月内以纯母乳喂养,是预防宝宝肥胖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科学添加辅食。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多运动。让肥胖的宝宝体重得到控制,可以有效的克服睡眠障碍。

Q:宝宝肥胖怎么办?

宝宝白白胖胖总是很招人喜欢,大人看到藕段似的胳臂、软乎乎的小胖脸,总忍不住亲亲、捏捏。但如果宝宝太胖了,就会给爸妈带来烦恼。  中标1宝宝的体重标准  周岁以内婴儿肥胖标准是指体重大于同年龄、同性别婴儿平均体重的20%。婴幼儿单纯性肥胖症的病率在10%左右。  不同年龄阶段的正常体重,可按以下公式粗略估计体重——0-6个月婴儿体重=出生时体重(公斤)+月龄×0.77-12个月婴儿体重=6+月龄×0.25生后第二年内体重平均增加2.5公斤2岁至青春前期体重=年龄×2+7或8  中标2宝宝超重的原因  肥胖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尤易发生在周岁以内婴儿期。既往的研究证实,人体脂肪细胞数目增多以胎儿期和婴儿期(生后第一年)最明显。婴儿肥胖主要是脂肪细胞增多,而青春期发生的肥胖则以脂肪细胞增大。  具有肥胖遗传基因的儿童容易发生肥胖。父母都是肥胖者,其孩子发生肥胖的几率可以达到80%以上,父母中有一个人是肥胖者,孩子发生肥胖的几率达50%,父母中没有肥胖者,孩子发生肥胖的可能在10%。  但遗传基因必须通过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才能表现。贫穷时代老百姓吃不饱,尽管那时就存在肥胖基因,可几乎没有肥胖发生。肥胖发生率的明显上升总是伴随于经济条件改善和物质生活的丰富。除遗传因素外,肥胖还与非母乳喂养、饮食过量、喜吃甜食和零食、肥胖家族史以及孩子活动量较少有关。母乳喂养的婴儿肥胖发生危险较低可能与激素反应、生物活性因子、能量或蛋白质摄入量较少等有关。  婴幼儿肥胖发生的直接原因有——1.奶量过多许多父母不管宝宝是否吃饱,一哭就给奶吃;奶粉喂养婴儿的父母一定要将瓶中的奶喂完。2.加糖过多不少婴儿吃的奶中加糖过多,超过正常比例(每100毫升放糖6-8克),甚至饮水中加糖也过多。3.添加淀粉类辅食过早肥胖体质婴儿对食物耐受能力较强,有些父母在宝宝2-3个月时就开始喂米粉、面条或稀饭。  中标3宝宝肥胖的危害  我国传统观念是以胖孩子为荣,殊不知,婴儿肥胖对健康是不利的,肥胖婴幼儿易生病——1.呼吸道感染如感冒等,而喘型肺炎半数以上为肥胖婴儿。这些宝宝反复发作性气喘、咳嗽、烦躁不安、甚至呼吸困难并出现青紫,往往需要住院抢救。2.脂肪肝近几年,国内学者对数百例肥胖儿童进行肝脏B超普查,结果发现其中1/3肥胖儿存在不同程度的脂肪肝,这一比率是正常体重儿童的51倍。国内报告最小的一例脂肪肝只有11个月的婴儿。3.多种疾病隐患婴儿期和儿童期的肥胖症成为成人肥胖症、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的隐患。  中标4饮食习惯改善肥胖  3岁以下婴幼儿还没有定性,可以利用饮食和教育来改变其生活习惯,避免继续发胖——  1.合理饮食(喂养)对肥胖儿的治疗至关重要*宝宝出生后既要增加营养,同时也要防止营养过剩。*婴儿每天奶量少于900毫升,不能满足婴儿需要的量用水补足,其中白糖加入量为5%。*母乳喂养至少6个月,合理增加辅食,摒弃“填鸭式”喂养法,平时少给婴儿喂甜食和糖水。*每月称体重1-2次,发现超重及时调整饮食结构,减少脂肪含量,但要保证蛋白质和热能的供给。*断奶后的宝宝需“管好嘴“,建议1岁幼儿饮用低脂奶,还要严格控制“垃圾食品”(尤其是洋垃圾食品)。*父母多了解一些儿童合理营养的知识。*从学龄前开始少食胆固醇含量及热量高的食物,如鱿鱼、墨鱼、带鱼、蛋黄、蟹黄、鱼子、油炸食品等。*应该多吃白肉,如鱼肉、鸡肉,少吃红肉,如牛、羊、猪肉等。*多吃蔬菜、水果。*吃饭不要过饱,控制体重不合理增长。*从小限盐,饮食清淡有助于防止高血压及心脏病。  2.从小培养慢食习惯  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进食20分钟以上,饱食感会提前到来。因此应有意培养超重宝宝的慢食习惯,胖宝宝的中、晚餐时间应多于20分钟。有的父母认为喝水多了会发胖,增加体重,这是不正确的。因为肥胖是由于体内的脂肪过多,而不是水分过多,饮水与脂肪和肥胖没有关系。水对人体健康是十分重要的,水在物质代谢、血液循环、体温调节和排泄过程中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因此胖宝宝减肥千万不要限制饮水。必须注意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水是白开水而不是饮料,饮料里含糖分很高,当然会助长发胖的。  3.监测体重  定期监测体重,测量其体重指数(BMI)可以判断脂肪、肌肉的发育水平,能及早发现那些潜在的肥胖高危险儿童。  具体做法是,对所有学龄前儿童(尤其是有肥胖家族史和有肥胖趋势者)每隔1-3个月称体重一次,一旦发现超重应马上减少饮食量,控制高脂、高糖及多盐饮食,使宝宝体重降至标准体重便可。  中标5产前、产后预防婴儿肥胖  避免巨大儿  巨大儿不仅会造成妈妈难产、引起各种并发症,而且将来发展成肥胖症的几率是正常体重儿的4倍多,且与遗传因素无明显的相关性。准妈妈在孕期要做到——·注意合理膳食,定期称量体重,记录自己的体重增长。·职场准妈妈不要久坐,适时起身做轻微的运动,帮助血液循环,肠胃通畅。但要注意怀孕超过4个月后应避免仰卧姿势的运动,因为胎儿的重量会影响孕妇血液循环。·少吃高热量的食品,如油炸食物或糖分过高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勤喝水,保证睡眠时间充足。·认真配合医生做每一次产前检查。  母乳喂养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享有“白色血液”的美称,现在大多数年轻妈妈都知道母乳是宝宝健康成长的最佳食粮,而且母乳喂养可以预防孩子肥胖症的发生。德国慕尼黑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伯特霍尔德·蔻兹可教授等研究发现,母乳喂养对童年后期肥胖和超重的患病率有长期的规划作用。母乳喂养的婴儿,其能量和蛋白质摄入量大大低于采用配方奶粉喂养的婴儿。  TIPS:适量的健康运动很重要  (1)父母要为胖宝宝选好住所,因为居住环境影响儿童肥胖概率。住所最好选择公园附近、有大片绿地草坪或其他利于日常锻炼的场所,目的是增加儿童户外活动的机会,从而有助于降低他们罹患肥胖症的风险。  (2)让胖宝宝多与非胖宝宝在一起玩耍,让他们有“危机感”,并监督孩子通过控制饮食和多运动来达到减肥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对婴幼儿来说,过大的运动强度不但不能起到减肥的作用,反而可能产生很多负面影响。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