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超个人心理学简介 几个问题: 此情此境你是否有“似曾相似感”?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真是这么回事吗? 你相信预感吗? 科学万能吗?思想、信仰算不算力量? 请说出3-5位科学家的名字? 你听说过梦游、梦呓、鬼打桥、谵妄、鬼神附体吗? 天空、、心灵,哪个更大? 一、心理学中的第四力量 超个人心理学(transpersonal psychology)也被称为精神心理学、后人本主义心理学。它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流派。从起源上讲,它是人本心理学充分发展的结果,也可以说是从人本心理学中派生出来的。它的创始人本身也是人本主义运动的领袖人物,即马斯洛(Abraham Maslow, 1908-1970)和苏蒂奇(Anthony J. Sutich, 1907-1976)。 苏蒂奇其人其事: 苏蒂奇12岁(1919年)的时候,在一次棒球比赛中受伤,导致风湿性关节炎,18岁时(即1925年)全身严重瘫痪,医生认为他活不了多久。在以后50年的生涯中,他被限制在轮床(gurney)上。这是一种不同于轮椅(wheelchair)的装置,它可以调整高低和体位,但不能移动。如果需要移动,必须靠他人帮助将其架到人力的或电动的轮椅上,再推动或开动轮椅。在住院期间,一些护理人员经常与他讨论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并寻求他的忠告,这种情形持续了13年。1938年,他正式成为一个盲人社区组织的咨询师。1941年,他作为个人和团体的咨询师已经获得很高的声誉,于是他自己开业并成为专职的咨询师。 在二战前后的岁月里,苏蒂奇的咨询实践越来越具有心理学的色彩,他在与当事人建立工作关系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成长与价值的取向。1949年,通过一位当事人的介绍,苏蒂奇开始与马斯洛接触,他们很快成为亲密的朋友,并建立起持续终身的友谊。在马斯洛的鼓励下,苏蒂奇发表了《成长经验与以成长为中心的态度》(1949)一文。1958年,在苏蒂奇的鼓动下,他们创办了《人本心理学杂志》,1961年该杂志成为正式发行的期刊。同年,他们还成立了“人本心理学会”。 1966年,苏蒂奇又对神秘主义和东方哲学发生浓厚兴趣。这促使他与马斯洛等人一起创建超个人心理学并于1968年创办了《超个人心理学杂志》。尽管他在身体和财力方面面临严重的困难,但由于几位同仁的捐赠和许多人的义务劳动,使苏蒂奇出版这种杂志的设想变成了现实。1969年,他还与一些同仁共同创建了“超个人研究所”。 随着事业和他本人思想的发展,他决定写一篇包括人本主义和超个人心理学的长篇报告,这篇报告是以他个人的学术经历和思想为线索的。1974年6月,他正式开始为这项工程而进行必要的研究,并计划将其写成一篇博士论文,以此作为必要条件之一在“旧金山人本心理学研究所”申请博士学位。他成功地完成了这篇论文,并于1976年4月9日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第二天他就在家中安祥地离开了人世。 二、超个人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1917年荣格在德文版的《分析心理学文集》中用过“ueberpersonlich”这个术语。这本书的英译本由Constance E. Long翻译,在《潜意识过程心理学》部分,Long将“ueberpersonlich”一词翻译为“superpersonal”。在随后的译文中便改成了“transpersonal”。 在荣格的书中,有一章的标题是:“个人和集体潜意识”。正文写道:“我们必须区别个人潜意识与非个人或超个人潜意识,我们将后者也叫做集体潜意识……”可见在荣格那里,超个人潜意识就是集体潜意识。 夏威夷大学的Sam Shapiro教授认为第一个用英文写作并构造和使用“超个人”这一术语的人是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原始资料来自詹姆斯的传记作家R.B. Perry写的《威廉·詹姆斯的思想和性格》。 Perry描述了一份詹姆斯为哈佛大学的一门哲学课程准备的讲课提纲,这一提纲包括很长一段有关理想主义的讨论,但在后来的斯坦福修订本和《哲学问题》中都没有出现。贝克莱曾被指责为虚无主义,詹姆斯在这个提纲中为贝克莱辩护,他将“思维的整个现象学方法”的引入归功于贝克莱,同情贝克莱反对天真的现实主义,最后以怀疑的态度提出了自己的立场: 用一种观念表达“客观”,意味着它表达了如下情形中的一种: 1.超个人的——我的客体也是你的客体; 2.超肉体的——我的客体在我身体之外; 3.超脑的——我的客体可能在我身上,但在我脑子之外; 4.超视觉的或超触觉的——我的客体被定义为“科学的”实体(象原子或以太波); 5.超心智的——我的客体被看成完全“不可知的”…… Perry指出这份印刷好的讲课提纲是詹姆斯在1905—1906年期间准备的。詹姆斯构造的这5个都带有前缀“trans”的术语显示出其思想的创造性和系统性。这个讲课提纲是哲学的,在所引用的段落中没有提到心理学。但是都在今天超个人心理学所研究的范围内。 60年代末,许多人本心理学家,包括马斯洛和苏蒂奇,逐渐感受到人本心理学的局限性。这并不意味着人本心理学走错了路,而是他们觉得人本的范式对人性的理解还不够充分,需要一种比人本心理学更广阔更开放的范式。 苏蒂奇后来回忆了他们当时的思想形成过程: “我感到人本的取向缺点什么(1966年) ,它并未充分地综合文化对“内在的个人”领域所开拓的深度,也不够重视人在中的地位。我越来越意识到一个特殊的问题,就是自我实现的概念已不足以包容一切,这使我自己都感到惊讶,因为我一向以为这个概念犹如一把大伞,在需要一把更大的伞之前,足以荫庇好几代人。我常与马斯洛讨论他的理论中的种种问题及限度,而我对神秘体验的心理学方面的长期兴趣不断地使我对人本主义的基本理论产生怀疑……我所经历到的这一转变,发生得越来越快,有时我会想到这一转变对我身为《人本心理学杂志》主编以及与美国人本心理学会的关系和影响,我必须承认,在那段日子里,我偶尔会产生罪恶感,感到自己对人本理想的不忠和不负责任等等。然而不断出现的一些现象与事件促使我重新调整方向。”(Sutich,1976) 苏蒂奇说他对东西方的神秘主义文献都很熟悉,但他几乎完全被东方神秘主义所吸引。他说他实际上感兴趣的是从人本主义的考虑和西方经验主义的态度加以修正的神秘主义心理学。1967年1月,苏蒂奇在思索一个字眼,以表达这一形成中的作为人本主义扩充物的新势力。他想找到一个词能将“人本主义”和“神秘主义”结合起来。他征求马斯洛的意见,马斯洛答复说:他已经发现有一个词可以用,就是“超人本”(trans-humanistic)。苏蒂奇也喜欢这个词。不久他就向马斯洛建议,应该创办一种新杂志,名为《超人本主义杂志》或《超人本心理学杂志》(这里的“超人本”已经写成transhumanistic)。尽管办杂志会有很多困难,但他认为这些困难是可以克服的。马斯洛以热情洋溢和充满敬佩的语气回信表示全力支持。 在组稿过程中,苏蒂奇发现所有文章中都没有出现“超人本”或“超人本主义”,他又开始琢磨名称的问题。他想到一些以“meta”或“trans”做前缀的词,如“元心理学”(meta-psychology)、“元个人”(meta-personal)、“超人本”等,他与马斯洛多次交流,一直没有确定下来。直到1968年2月,马斯洛在信中谈到在他与格罗夫 的一次交谈中,想到过用“超个人”一词代替“超人本”(transhumanistic)或“超人”(transhuman)这样笨拙的词。“我越想越觉得‘超个人’一词能表达我们想说出的一切,那就是,超越个体性,超越单独的个人发展进入某种比单独的个人更具包容性或比他自己更大的领域……”(Sutich, l976) 苏蒂奇因为同样的原因也喜欢“超个人”,因为它强调了这个新领域的焦点是“经验中的个人”(the experiencing individual)(Sutich,1969)。
真正的厌食症——神经性厌食,多发生在年轻女性特别是青春期女性。她们多有过度追求苗条...
彭俊生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精神分裂患者一般会出现妄想,但是不能说出现妄想的人就精神分裂。精神分裂症的患者症状...
何日辉 副主任医师 深圳华科大研究院华和心理成瘾医学研究所
精神分裂症的患者的护理工作尤其重要,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何日辉 副主任医师 深圳华科大研究院华和心理成瘾医学研究所
治疗躁狂症,通常采用药物治疗、电休克疗法,多维综合性治疗。
药物治...
何日辉 副主任医师 深圳华科大研究院华和心理成瘾医学研究所
一般这种情况可以查头颅核磁,排除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躁狂,查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电解...
何日辉 副主任医师 深圳华科大研究院华和心理成瘾医学研究所
不反对中医治疗,中药的主要作用是调节情绪,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治疗,算是治标不治本,单...
何日辉 副主任医师 深圳华科大研究院华和心理成瘾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