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频道老年生活

对付失眠要分“四步走” 怎样才能克服它

转载 04月28日 来源:寻医问药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老年人的身体变化,平时,大家需要注意自己的生活事项,而且在日常生活当中,也要注意老年人的睡眠质量,避免失眠,这样容易导致更多困扰,要注意睡眠环境,那么,缓解老年人失眠应注意哪些事项?

1、查找失眠的原因所在,然后对症治疗

如果一时找不到失眠的原因,可查找一下自己的生活是否有规律。应当多进行一些体育锻炼和室外活动,如每晚睡前散散步、听听音乐,可使内心宁静,情绪稳定。

2、注意睡眠环境的改善

尽量避免在吵闹、脏乱、强光的环境中睡觉。同时,还要避免过度疲劳,及时治疗身体上的种种不适。

3、要正确对待失眠

一个人的睡眠好坏,关键在于质量,而不在于睡眠时间的长短,对失眠的不良心理暗示,往往比失眠本身的危害更大。因此,不要过分地计较睡眠时间的长短,而是能睡多少就睡多少,以顺其自然的态度去对待睡眠。

4、要改变那些不利于睡眠的生活习惯

如饮酒、饮咖啡、喝浓茶、晚睡等,避免睡前过度兴奋。还要减少内心的忧虑和恐惧不安,做到按时作息。

失眠与抑郁是对“双胞胎”

需要提醒人们注意的是:中老年人的失眠往往与抑郁并存,失眠是导致身心疾病的重要因素。长期失眠如不予以合理干预易导致抑郁等心理障碍,而抑郁情绪也常常影响睡眠质量,比如心情不好时,睡眠质量也会不好。因此,纠正失眠与治疗抑郁同等重要。

抑郁性失眠大多起病于成年早期(20~30岁),初期可由心理应激因素,如失恋、工作失利等诱发,以入睡困难最常见,此后对睡眠的过分关注和对失眠后果的过分担心,使失眠症状加重,进而患者会对睡眠问题更加关注,如此形成恶性循环。这种失眠如不及时治疗,可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成为慢性失眠。慢性失眠患者常伴有抑郁情绪,其中约30%的人,一生中至少出现过1次抑郁发作。而经过有效的抗抑郁治疗,大多数患者失眠的症状都会得到明显改善。

平时大家需要注意老年人的身体变化,而且要注意身体的调养方式,全面的进行自我保健,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调理方案,全面的进行护理,并且,也要注意自己的生活事项,为了能够更快地恢复体力,平时大家需要注意自己的身体。

(责编:梁倩缘 )
分享
相关资讯 更多
相关问题
相关健康数据
热门头条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