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年纪大了,身体机能衰退,工作能力也在减退。尤其退休后一下子闲下来反倒无所适从,种种现实生活中的落差不免让老人产生失落感与孤独感,导致各种负面情绪极容易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会爆发。面对坏脾气的老人,不少年轻人也感到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么消除老人的负面情绪,久而久之也就产生敬而远之的心理,有多远躲多远。
其实,老年人并非故意拿身边的亲人出气,也不是天生就是如此坏脾气。面对老人的“情绪短路”,做子女的应学会用一些技巧化解老人的坏情绪,理解父母,不能一味逃避,否则只会让老人的坏脾气更加恶化。
1.重视陪伴
老人与子女之间和谐的关系可以缓解老人的负面情绪。老年人可与子女同住,这样可以增加相处的时间,家庭生活也能减少老人的孤独感。同住一起的老人和子女应相互包容、相互适应。如果子女没有与老人同住,节假休息日时,也应该带着小孩多回父母家陪陪老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带父母出去走走。
2.重视交流
子女与父母相处不是只是单纯的陪伴就可以了,还应该注意多与父母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子女多与父母聊天,可以了解父母内心的想法。学会耐心倾听父母说的话,让父母感到自己是被需要的。
除了子女的陪伴爱护,老年人也应当重视自己的心理保健,学会自我调节内心的负面情绪,莫让自己的坏情绪坏了与子女间的良好关系。
1.勇敢面对新生活
人生是由高潮与低谷交织而成的,不可能事事顺心。老年生活节奏比较缓慢,趋于平淡。老年人应该勇敢面对现在的生活,保持平常心,体验平淡如水的日常生活,享受闲适悠然的慢节奏生活情趣。只有这样才能在碰到生活中的不如意时能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
2.保持与社会的接触
老年人退休后,没有工作的束缚,生活一下子悠闲了很多,反倒不能适应。国内有调查表明有一半的老人在退休以后仍想继续工作,这反映出老人对社会生活的渴望。其实这对老人来说是明智的,社会生活对老人极其重要,除了工作以外,老人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走向社会,保持与人的交往,通过接触不同的人建立友谊,培养不同的兴趣爱好,建立一个新的社会角色,寻找精神寄托和生活的动力,获得社会与身边人对自己的肯定和尊重,增强老年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当老年人精神有所寄托,孤独感自然随之消失,也能和负面情绪说再见了。
3.适当装“糊涂”
所谓的“糊涂”不是指真的糊涂,实际上是指老人应把心放宽,不要计较太多。对人对事,只要不涉及原则问题,均可以采取“糊涂”的态度待之,不要时时考虑是非得失。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更应该有“海纳百川”的容人之量,才可能轻松面对生活。“糊涂”实际上是一种宽容,宽以待人是医治负面情绪的良方,也是老年人保持良好心理的基础。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这样的发现,就是一个人变老了脾气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了... 详情>
老人家到了一定的年纪的时候,脾气就像一个小孩子一样蛮不讲理,并且还会有... 详情>
当老人长时间无法发泄自己心中的孤单和郁闷时,老人的脾气就会发生改变,在... 详情>
情绪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不良的情绪会引起很多的疾病,那么老人要戒掉哪些... 详情>
节约是一个很好的习惯,但是节约的前提应该是保证自己的健康。特别是老人家...详情>
人在老了就会慢慢地变矮,即便是没有驼背的老人也会变矮,这是为什么呢?详情>
针灸是我国源远流长的治疗手段,而现在往往成为不少老人不得已下才做的选择...详情>
在高血压的治疗中,很多医生都会告诫自己的病人,患了高血压不可以轻易停药...详情>
很多人都说,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但是,在日常的生活中,科技确实给了我们很...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