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心脏在这几个时段最脆弱

家庭医生在线 2016/7/26 8:20:12 举报/反馈

为全身供血的心脏,看似强大,实则脆弱。日前,美国《预防》杂志专栏作家、迈阿密大学心脏学专家亚瑟•盖斯顿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和多项国际研究,总结出心脏最脆弱的6个时段。

心脏最脆弱的六个时段

1。暴饮暴食后

为了消化食物,大量血液向胃肠转移,供应心脏的血液相对减少,从而加重了心肌缺血,增加了心脏负担。如果吃得过于油腻,摄入太多脂肪,还可能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促进血栓形成,引发心肌梗死。每餐最好吃七八分饱,并控制肥肉、动物内脏等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的食物。如饱餐后经常出现胸闷、胸痛、心跳加速等不适,需及时到医院排除心脏问题。

2。用力排便时

用力排便时需要屏住气,腹壁肌和膈肌会强烈收缩,使腹压升高,于是引起血压骤升,心肌耗氧量增加,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及严重心律失常,严重时可能造成猝死。戚文航指出,即使大便干燥难排,也不要过于用力,必要时可用开塞露等辅助方法应对。为了保证大便通畅,平时最好适当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新鲜果蔬和粗粮,还应多喝水、适量运动。

3。剧烈运动时

适当运动有助于身心健康,但剧烈运动会迫使心脏马力全开,每次收缩时多打出几倍的血液到全身,因此容易造成血压突然升高,心率过快,心肌缺氧,甚至导致心脏病突发。最好进行快走、慢跑等较温和的有氧运动,老年人和心脏不好者最好别参加竞技性运动。运动时心率不要超过靶心率(40岁以下用180减年龄,40岁以上用170减年龄),且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半小时左右为宜。若运动中出现胸闷、气短等不适,应立即坐下休息。

4。压力大、精神紧张时

心脏健康和心理、精神状态联系密切。工作压力大、心情紧张时,神经系统受到干扰,便会影响心脏的工作状态。比如,一个健康人在精神紧张时,会出现脸红、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等现象;换成心脏功能不好的人,就可能出现胸口难受、突发心脏病等问题。戚文航指出,人们应该学会释放压力,及时把烦恼、怨气等不良因素发泄出来。心情紧张时,自然站立,闭上双眼,做深呼吸,有助放松身心。

5。每天早上6点至12点

西班牙国家心血管研究中心分析了800多位心脏病发作患者的数据,发现早上6点至中午12点这一时段的病人数量最多,且病情更为严重。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也指出,早上心脏病发作风险比其他时间高40%。究其原因在于,早晨起床后,身体分泌肾上腺素等压力激素,导致血压上升,再加上整晚没喝水,血液比较浓稠,容易发生栓塞。晨起后动作最好轻柔、缓慢,还要及时补水。高血压患者需遵医嘱,看是否需要在睡前服用长效降压药,以更好地控制第二天清晨的血压。

下面这几食物可以巧除“垃圾”,保护心脏不受伤害。

1、菠菜

菠菜中富含叶酸。有研究表明,服用叶酸可以降低25%罹患心脏病的风险。菠菜中含有大量的草酸,会阻碍钙的吸收,食用前最好用水焯一下。

2、燕麦

含有丰富的亚油酸和B族维生素,可以防止动脉硬化的粥样斑块形成。此外,由于燕麦中含有大量的水溶性纤维素,能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因此,经常食用燕麦,可以平衡膳食、均衡营养,预防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燕麦可用水或牛奶来煮,还可加入果仁或新鲜水果,既营养又美味。此外,食用全麦面包也有同样的功效。

3、坚果

杏仁、花生等坚果富含对心脏有益的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对一组心脏病发作后的幸存者进行调查。最新调查报告发现,每天吃1/3杯干豆能使心脏病再次发作的概率减少38%。杏仁、山核桃和花生都有助于保护心脏,但每天只要吃1把(大约42克)即可,不可以多吃。

4、绿茶

营养成分极其丰富,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茶多酚。研究发现,茶多酚可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具有预防动脉硬化、降低血压和血脂、防治血栓等作用。由于茶多酚不耐高温,不可用沸水冲泡,温水冲泡更能发挥其保健功能。其实除了绿茶外,其他如红茶、花茶、青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普洱茶)等,都有降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

5、胡萝卜

胡萝卜中的胡萝卜素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保持血管畅通从而防止中风。胡萝卜需用油炒,才能使胡萝卜素真正被人体吸收。

(责编:梁盟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心脏病如何保健护理

心脏病:心脏病的日常保健睡眠时间应充足,具体时间根据个人需求有所差异,但是一般要比较正常人多一些;避免过劳,防止情绪过度激动;营养适当,防止体重过度增加,限食盐的摄入(每天不超过3~5克),以减轻心脏负担;避免感冒等感染性疾病,以消除诱发心衰的因素;做好自我监护,如发现稍事活动就有胸闷、心悸、气促,或夜间突发性呼吸困难者应及时就医。心脏病人吃什么好应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和适量的无机盐,如维生素B1及维生素C,以保护心肌。供给适量的钙,以维持正常的心肌活动。钾对心脏有保护作用,不足时引起心律失常。常见的有:芹菜,所含的芹菜碱,可以保护心血管的功能。菠菜,富含丰富的叶酸,能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马铃,补钾补糖。黑芝麻,能维持血管弹性,预防动脉硬化。其他如薏苡仁,黄豆,木耳,玉米,坚果类等。心脏病人能怀孕吗能否怀孕,主要取决于基础心脏病和心脏的功能状态。先天性心脏病畸形严重伴有紫绀,风湿性心脏病重度二尖瓣狭窄,严重心律失常,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及以往有过心力衰竭病史者,均不宜怀孕。心脏功能属于Ⅰ级、Ⅱ级的妇女可以怀孕;心脏功能属于Ⅲ级、Ⅳ级的妇女原则上不可生孩子。Ⅰ级、Ⅱ级指可以从事中等以下体力活动,Ⅲ级,Ⅳ级的病人是完全不能忍受体力活动。

Q:心脏损伤如何保健护理

心脏损伤:保健①出院时带药;②定期门诊随访;③出院应当注意的问题。闭合性心脏伤预后取决于心脏伤的类型、程度、抢救是否及时。心肌挫伤多数预后良好。严重心脏伤可死于严重心律失常、进行性心力衰竭、心脏破裂。部分病人可在伤后数月或数年出现远期并发症,如迟发性冠状动脉闭塞、室间隔穿孔、室壁瘤、缩窄性心包炎等,故应长期随访观察。穿透性心脏伤因大量失血或急性心包填塞,多在入院前已死亡,到院仍存活者预后比较乐观,经及时手术多可痊愈

Q:心脏病患者日常保健要注意什么?

有潜在心脏疾病风险或者已有心脏疾病的人,要从平时做好预防和保健,注意以下几点:  1、 控制体重,远离肥胖。研究表明:体重每增加10%,胆固醇平均增加17.5,冠心病危险增加37%;体重每增加20%,冠心病危险增加76%,有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人比没有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人冠心病患病率增加1倍。邹小明教授提醒,远离肥胖,远离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可以有效避免心脏疾病的发生。  2、 注意饮食,不要吃太多,也不要喝太多。饭菜不要吃太多,饮水也不宜太多,要少量多次。少食辛辣油腻有刺激性的食物,少吃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不抽烟不喝酒,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  3、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睡眠时间影响心脏健康,有研究显示,相比每晚睡眠6-7小时,睡眠少于6小时的人中风或突发心脏病的几率高一倍,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风险也会增加;同样,睡眠7小时以上的人出现心绞痛的几率高一倍、患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也会增加。所以,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对健康心脏有很大的益处。  4、减轻压力,防止疲劳,保持良好精神状态。研究显示,情绪受压会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大量荷尔蒙,加速呼吸和心跳,并使血压和血糖水平上升,释放更多的高能量脂肪到血管去应付能量的需求,而这些荷尔蒙也会增加血小板的浓度,从而引发心脏病。学会释放压力,放松心情,开心工作和生活,不要疲劳,有助于心脏疾病的预防。  5、适量的运动,有助于心脏健康。心脏疾病患者要积极参加适量的体育运动,有利于增进血液循环,增强抵抗力,提高全身各脏器机能,增强心脏功能,促进身体正常的代谢,尤其对促进脂肪代谢,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重要作用。邹教授提醒,有心脏疾病的人士在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要以不引起疾病症状为准。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