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先心病准妈妈看过来

转载 来源: 久久健康网 2014/3/27 9:53:46 举报/反馈

在人胚胎发育时期(怀孕初期2-3个月内),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而引起的局部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在胎儿属正常)的心脏,称为先天性心脏病。

28岁的王小姐不久之前大婚,现在她又想完成她做妈妈的心愿,但是她有一个很大的顾虑,因为她在3岁时做了室间隔缺损手术,目前她能胜任一切家务劳动和工作,但是不能胜任体力活动。比如跑步坚持不了几分钟就很累,但是长时间走路没事。爬四楼也会感觉累,呼吸急促。所以她特别担心会遗传给孩子,造成新的家庭悲剧。为此,她来到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心外科专家、小儿心脏中心主任李小波热情为她解答了相关问题。

问一: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能否怀孕?

在人胚胎发育时期(怀孕初期2-3个月内),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而引起的局部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在胎儿属正常)的心脏,称为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能否怀孕生孩子,主要取决于心脏功能的强弱。一、二级心脏功能不全病人,生孩子的危险性不大;三级心脏功能不全病人,原则上不能怀孕。若是四级心脏功能不全病人,绝对不能生育,如怀孕,应立即终止妊娠。因为孕妇的血液循环总量增加30%以上,而妊娠期子宫增大,迫使膈肌上升,心脏向左上方移位,影响血流回流,加重心脏负担。生产时,子宫收缩,产妇用力,心跳加快,胎儿出生后,腹压突然下降,胎盘血流循环停止,使母体血流回心重量增加,心脏负担突然加重,易发生心力衰竭。像王小姐这样的情况,若3岁手术,现在不应该还存在如此症状,现在患者存在心功能不全,这说明心脏有别的问题可能,建议复查心脏超声。若不能参与正常体力活动,生孩子是很危险的事情。建议明确有无心脏问题后再考虑妊娠。

问二:先天性心脏病可遗传吗?

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目前公认,先天性心脏病可由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或两者共同作用而引起,尤以后者为重要,约90%的先天性心脏病是由遗传加环境相互作用共同造成的。

所有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人在自己做父母时,都希望生育一个健康的孩子。所以,要想全面了解先天性心脏病对结婚及生育的影响,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婚前去医院进行婚前检查及遗传咨询。也可以先在医院做个检查,如做一下心脏彩色B超,根据自己心脏病的类型,听一听医生的建议,进行遗传咨询。

问三:先天性心脏病的遗传概率大不大?

天性心脏病不一定有遗传因素,但是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儿却与遗传有关,不过不一定父母有心脏病,而是父母的染色体中有问题,譬如象2 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这些有染色体位置改变或异常的都是与遗传有关的。所以说父母有心脏病,孩子不一定有心脏病;父母没有心脏病,孩子不一定就不会有先天性心脏病 在胎儿心脏发育阶段,若有任何因素影响了心脏胚胎发育,使心脏某一部分发育停顿或异常,即可造成先天性心脏畸形。这类有关因素很多,可分为内因和外因两类,以后者为多见。

1、内在因素主要与遗传有关,可为染色体异常或多基因突变引起。近年研究已表明,房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干畸形等与第21号染色体长臂某些区带的过度复制和缺失有关。第7、12、15和22号染色体上也有与形成心血管畸形有关的基因。据统计,大约有315种临床综合征伴有先天性心脏病,同一家庭中可有数人同患某一种先天性心脏病也说明其与遗传因素有关。

2、外在因素中较重要的为宫内感染,特别是母孕早期患病毒感染如风疹、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和柯萨奇病毒感染等,其他如孕母缺乏叶酸,接触放射线,服用药物(抗癌药,抗癫痫药等),代谢性疾病(糖尿病,高钙血症,苯丙酮尿症等),宫内缺氧等均可能与发病有关。 虽然如此,绝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认为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可能是胎儿周围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加强孕妇的保健特别是在妊娠早期适量补充叶酸,积极预防风疹、流感等病毒性疾病,以及避免与发病有关的因素接触,对预防先天性心脏病具有积极的意义。

问四:先心病患者孕期注意事项有哪些?

患有心脏病的女性在准备怀孕之前,就应与妇产科医生建立联系;如果医生确定患者能够承受妊娠和分娩,这种联系应更加密切。心脏病孕妇尤应注意以下几点:

1、怀孕期间应有充分的休息:每天至少有10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中午最少也要休息半个小时以上。心脏功能欠佳者,一般日常工作后会引起不适时,应酌量延长休息时间。

2、要避免或及时治疗贫血:因心脏病孕妇有了贫血,更会加重心脏的负担,造成恶性循环,易发生心力衰竭,故必须积极预防或治疗贫血。

3、防止感染:任何感染,包括牙龈化脓、上呼吸道感染,都应尽早治疗,以减少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发生机率。

4、小心使用洋地黄制剂:一般不使用,除非是孕妇发生了充血性心力衰竭,尤其有心房颤动时。

5、小心使用抗凝剂:孕妇曾做过人工瓣膜移植手术者,须使用抗凝剂时,要多加注意。

6、必须做瓣膜切开术时:最好在未怀孕前做,若已怀孕,则应先行人工终止妊娠,再动手术为佳。

(责编:尹浩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生过先心病的患儿怎样要二胎?

如果宝宝还没出生的话,那二胎的宝宝肯定是归妈妈的,如果妈妈不想要,宝宝出生后也可以给宝宝爸爸。

Q:电脑对胎儿有无影响?

 现在的手机电脑使用频率高,手机电脑的幅射也影响到宝宝,成为先天性心脏病的重要诱因。年轻的“准父母”和父母,别忘了让你们的小宝宝在胎儿期和出生后进行先天性心脏病检查,以保证他们能有个健康的未来!  有新的资料显示,先天性心脏病在我国活产婴儿发病率为8%~10%,胎儿期发病率1%~2%。我国每年出生婴儿患各种先天性心脏病估计有15万,其中30%左右可能在婴儿期死亡。先天性心脏病在儿童死亡率中的比重在逐步上升,占婴儿畸形死亡率的50%以上。根据我国大城市统计,先天性心脏病在婴儿死亡原因中已占到第二或第四位。广州多位先天性心脏病专家正积极呼吁,让先天性心脏病筛查早日纳入广州母婴保健网络系统。  多数病儿就医时已太晚  近日,媒体专访了广州市儿童医院两名知名心血管专家孙善权和于明华。一谈到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他们就感到惋惜连连,因为在门诊中,他们常常能见到已经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的先心病患儿。 造成这种情况有几个原因。一种是有的家长从没有带孩子做过任何心脏方面的检查,一直不知道孩子有先心病。有的患儿先心病症状不明显,孩子只会表现为容易感冒、脸色差、剧烈运动后感到辛苦。由于长期供血受到影响,这些孩子的发育会慢慢逊色于其他孩子,家长给孩子增加许多营养品也无济于事,许多家长直到这时候才意识到问题严重了。  更让人心痛的是,有时等孩子把命丢了,家长才知道孩子有先心病。有先心病的孩子会比普通孩子更易得肺炎,而且他们一得肺炎,病情发展会很迅速,有时还没等把孩子送到医院,就突然停止了呼吸。事后进行尸检才知道孩子原来有先心病。  另一种情况是,家长知道孩子患有心脏病,但是认为孩子年龄太小经不起手术的折腾,还是待孩子年龄大些、身体壮实些再施行手术比较安全。孙善权医生指出,这是一种误区,其实现在的心脏手术技术已经越来越先进,从孩子出生到三四岁都可以做手术,一岁以内做效果最好。手机电脑辐射已成新诱因   目前新生儿中先心病的发生率为什么越来越高呢?两位专家介绍,一般认为妊娠早期(5-8周)是胎儿心脏在母体发育最重要的时期,一些内在或外在因素影响到胎儿心脏的正常发育是造成先心病的重要原因。现在比较明确的因素有,如孕妇在孕早期内发生病毒感染(流感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炎病毒)、服用某些药物(抗肿瘤药物、抗糖尿病药物)、接触放射线等。  此外,手机、电脑等辐射对先心病的影响也逐渐引起行内的关注。广州市儿童医院曾接诊了一位非常复杂的先心病患儿,他的母亲就是一位电脑软件工程师,在怀孕期间她每天在电脑前工作的时间都超过了12个小时。  日前上海的一项调查,也把电离辐射列入诱发先心病因素的前10位。有的准妈妈听后会非常担心,自己腹中的BB会不会已经中招了。其实,如果准妈妈是在广州医院进行正规产检,在怀孕三四个月时会进行致畸五项也叫做优生五项(TORCH)检查,在怀孕6个月时进行B超检查(俗称9项排畸),就等于为早期发现先心病把守了第一和第二道关口。  新生BB应查有无先心畸形  孙善权和于明华两位专家正积极呼吁政府部门考虑将先心病筛查纳入广州母婴保健网络系统。他们建议先心病筛查除了在产检时进行外,BB出生后也要进行。  产检筛查没有问题,为何出生后要再查?孙善权解释,新生儿心脏发育非常有意思,他们一出生时动脉导管和卵圆孔未闭,要到24小时后才会进行功能性闭合,一个月后完成生理性闭合,这时他们的心脏机构才和成人的一样。如果BB出生后心脏没有实现这种闭合,在早期只要口服药物三天就可促进这种闭合,但如果过了三个月就只能用手术的手段进行闭合了。

Q:宝宝8个月有先心病感冒怎么办

不严重不必吃药,吃药就有可能影响先心病。不严重不必吃药,不吃药可以通过多喝水等措施调理过来的。多喝水,多喝水虽不能“包医百病”,但却一定能“预防百病”,多喝水对付感冒发烧咳嗽最合适不过了,这,几乎用不着证明。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