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感冒可能引发肾炎

家庭医生在线 2013/6/5 9:54:58 举报/反馈

每个人都有感冒的经历,对感冒的症状如打喷嚏、乏力、喉咙痛、四肢酸痛、发热等也相当熟悉,一般自己吃点药、多饮水,注意休息,是可以自愈的。因此很少有人注意到,小小的“感冒”也有可能对自己身体最为重要的排泄和代谢调节器官——肾脏造成伤害。

感冒引起肾病症状有二

水肿

有些患者在感冒后不久的某天晨起,突然发现眼睑、颜面出现了浮肿,起初认为可能是休息欠佳或饮食不当引起,但经几日调理后非但不见好转,甚至出现了下肢指压凹陷性水肿,可伴尿量减少,此时应当注意是不是有“肾病综合征”的可能。肾病综合征以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克)、水肿、低白蛋白血症和血脂紊乱为特点,以水肿为特征,起病隐匿,约30%的患者起病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预后因病理类型的不同而异,诊断和治疗依赖肾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

小便颜色改变

有些患者在感冒后的几天甚至几个小时内,突然发现小便的颜色呈鲜红色、茶色或酱油色,而且随感冒的加重或减轻,尿色可加深或正常。遇到这种情况,患者一定会非常担心,会积极就诊,而此时医师有可能会跟你说,“你可能患有IgA肾病”。IgA肾病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30%的IgA肾病患者发病与前驱上呼吸道感染有关。可只表现为孤立性血尿,或反复发作的肉眼血尿,也可合并高血压,甚至肾功能减退。

当出现上述这两种情况时,我们都可将肾脏受到的伤害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那么,为什么小小的感冒会引起肾炎呢?

感冒引发肾病之起因——错误的免疫应答

以IgA肾病为例,IgA是一种免疫球蛋白即抗体,主要参与黏膜免疫。感冒时,抗体与外来入侵的病原即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以清除入侵者。但同时,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会随血液的流动循环到肾脏,沉积在肾组织,诱发免疫反应,对肾脏造成伤害,这就是IgA肾病有IgA沉积的原因。更为严重的是,当某些抗原与肾脏某些结构相似时,抗体会错误识别,对肾脏攻击,造成更为严重的损伤,比如新月体肾炎。由此可见,感冒引起的肾炎并不是由病原体直接作用,而是因自身对其应答造成,而每个人的免疫应答过程又不尽相同,因此并不是所有人在同一种情况下都会发病。

急性肾炎的饮食原则

(一)控制钾摄入

少尿或无尿时,应严格控制钾供给量,水分限制在500ml/d以下,避免食用含钾高的食品,如鲜蘑菇、香菇、红枣、贝类、豆类、蔬菜及水果类等。

(二)限制钠及水分

发病初,水肿为主要症状,肾脏不能正常地排泄水钠。限制饮水和忌盐,是消除水肿的好方法。应根据病情,尿量及水肿情况,给予低盐、无盐或少钠饮食。少钠饮食除不加食盐或酱油外,还要避免用含钠高的食品。

水肿和高血压病人,应限制食盐,2~3g/d;水肿严重时,控制食盐2g/d以下,或给予无盐饮食,同时定期检查血钾、钠水平,因慢性肾炎多尿期或长期限钠会造成体内钠含量不足。

(三)低蛋白

供给量据病情而定,症状较轻者控制在20~40g/d,以减轻肾脏的负担;低蛋白饮食时间不宜过长,防止发生贫血。一旦血中尿素氮、肌酐清除率接近正常,无论有无蛋白尿,蛋白质供给量应逐步增加至每天0.8g/kg,以利于肾功能修复。选用含必需氨基酸多,而非必需氨基酸少的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瘦肉和鱼等;不宜选食豆类及其制品。

易被忽视的早期症状

与其他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相比,慢性肾脏病表现得更为隐匿,起病时没有明显症状,常常在开始就医时已经发展成为尿毒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周福德教授说,慢性肾脏病是一种由各种病因如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慢性肾盂肾炎等导致肾脏损害,从而出现全身多个器官受累的综合病征。

部分慢性肾脏病患者可能没有症状,只是在常规体检中发现病情。早期症状表现为胃口不好,不想吃东西,甚至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容易疲劳;很多患者也会伴随血压升高;另外还可伴随贫血、骨质疏松、性功能减退、月经失调等。

此外,慢性肾脏疾病还会增加患者罹患其他疾病的风险。比如,肾脏疾病患者的心血管病变发生率要比正常人群高数十倍,它还可以引起水肿、贫血、肾性骨病、营养不良、性功能下降等。

哪些人群要当心?

“事实上,无论对于老年人还是年轻人,早期识别是慢性肾脏病防治的关键。”周福德教授指出,如定期进行有关尿常规,甚至尿微量白蛋白的尿液检查,降低罹患风险。特别对于那些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肥胖等慢性病的高危人群,可定期检查尿液。一旦出现水肿、腰酸腰痛、血压高、全身乏力、头昏等症状,应提高警惕,并及时检查尿液。另外还需定期测量血压,检测一些血液生化指标如肾功能、血红蛋白以及形态学检查(如B超等)。

(责编:尹浩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