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以下简称“市八医院”)儿科收治一名伤寒患儿合并腹膜炎、胰腺炎、肠梗阻、中毒性肝炎、肺炎、电解质紊乱等多种并发症。经院内多学科会诊及治疗下,历经18天患儿终痊愈出院。
突发重疾 千里求医
“医生医生,我女儿已经高烧一周了,退不了”,凌晨一点,市八急诊突然接诊一名从贵州跨越千里而来的患儿。
伴随患儿琳琳家长急切的声音,接诊的王周菊医生迅速查看琳琳的病情。眼前的琳琳精神疲倦,表情淡漠,被病痛折磨地看不到14岁青春的精气神,王周菊医生发现琳琳的颈部可触及数个黄豆大小淋巴结,全腹压痛,以右上腹、剑突下、右下腹明显,局部有反跳痛。
通过询问,医生得知琳琳从2月8日开始,出现发热,伴畏寒、寒战,热峰39.5℃,大便约3-4次/天,间有阵发性腹痛,间断咳嗽、有少许痰。
“当地院说是疑似伤寒,在两家医院都住了院,高烧了一周不见好”,在朋友的建议下,琳琳父母千里寻医,来到市八医院。伤寒患者应高度警惕并发症的发生,在高度的职业敏感和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下,王周菊医生立刻为患儿安排床位,拟“发热:伤寒”收入儿科。
找准病因 对症下药
入院后,儿科副主任医师马丙南立刻安排患者完善相关检查。结果显示:血尿淀粉酶升高,血脂肪酶3倍以上升高,谷丙转氨酶升高,血气分析结果,钾钠降低,CT检查不排除穿孔的可能。
拿到检查结果的医护团队非常重视,儿科主任朱炜春立即申请院内多学科会诊,胃肠外科、肝胆外科、消化内科,药学部等多学科协同,组织多次的病例讨论。
经过周密的病情探讨并结合临床经验,治疗团队制定出最佳治疗方案。同时考虑到“琳琳”病情重,需要静脉营养治疗,所用药物对血管刺激性较大,市八医院静疗小组对患者病情、血管状况、使用药物、活动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在征得患儿家属同意以后,决定为其置入中等长度导管。为“琳琳”建立了一条安全稳妥的静脉输注治疗通道。
精心护理 上下合力
每天查房,朱炜春主任都会主动耐心地向家属解释现阶段的治疗方案和目标。及时为家属解答疑虑,获得患儿家属充分的配合。
由于发热卧床,琳琳一周没洗头,一头秀发已经粘成一捋一捋的,无精打采地耷拉在脑袋上。儿科护士宾冰艺主动提出给她进行床上洗头与擦浴。轻柔的动作,温暖的关怀,看着女儿清爽的披肩长发,琳琳家长感激地说到:“这下她应该舒服多了。”
经过医护团队对症治疗和细心护理,入院第五天“琳琳”热峰较前明显下降,发热间隔延长,也开始有了食欲,团队及时调整制定恢复期治疗护理方案。经过18天的治疗和精心护理,琳琳已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