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感觉喘不过气来了!”近日,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黄埔院区,内镜科会诊了一位呼吸困难的急诊患者连女士(化名)。连女士因气促2周余,诊断为呼吸衰竭,随时危及生命。在迫在眉睫之际,中肿多学科团队为连女士实施了内镜下气管支架置入手术,成功化解了一场生命危机,为连女士实现了自由呼吸的心愿。
罹患肝癌4年的她,被扼住“命运的咽喉”
来自广东省东莞市的连女士是一名肝癌患者,自2017年确诊后至今已进行多次介入治疗。此次就诊前2周连女士出现气促,进行性呼吸困难,伴有咳嗽、心悸等不适,她辗转就诊于当地医院,经检查发现肺部出现肿瘤转移灶,并且压迫支气管,医生予抗感染、无创辅助通气等对症处理。但是经过治疗后,连女士气促症状仍无好转的迹象。当地主诊医生便建议连女士到中肿寻求进一步治疗。
连女士在无创呼吸机辅助下,一家人来到中肿急诊科就诊。急诊科医生接诊患者后判断连女士已出现呼吸衰竭,需要尽快联系内镜科评估能否行内镜下治疗,同时请手术麻醉科进行会诊。
内镜科黎建军副主任接到通知后迅速到场,经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及查阅影像学资料,初步判断连女士存在进行性呼吸困难,已有呼吸衰竭,有急诊手术指征,需要尽快行内镜下气管支架置入治疗。
“四座大山”危及她的生命
然而挑战接踵而至,“四座大山”压在医护人员的头上。第一,连女士左主支气管受压变窄,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血氧下降,供氧不足而威胁患者生命。其次,连女士的气道狭窄部位为左主支气管,该位置需要特别定制的气管支架(长度为4cm),并且支架置入位置需要非常精准,若放置过低则无法完全撑开狭窄气道,放置过高支架超过隆突可能加重梗阻,需要镜下精确的操作。再者,气管支架置入术中、术后可能出现支架压迫气管壁导致出血甚至穿孔,或支架移位等并发症。最后,连女士的生命体征不稳定,如果采用全身麻醉会导致呼吸抑制,有可能加重呼吸困难症状,风险非常高。
由于连女士的情况危急,术中及术后必须密切监护生命体征,及时对症处理,黎建军副主任立即联系医务科协调重症监护室床位,向物流科紧急申请定制的气管支架,力争在最快时间内,在保障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实行手术。随后,重症监护室接过急诊医生的接力棒,连女士顺利住进ICU,进行严密的生命监护。同时,物流科也以最快的速度向厂家申请调配,按正常流程需要1-2周才能送到的支架,当天不到24小时就顺利送达患者病床旁,一切均已准备就绪!
紧急申请调配特制的生命支架——气管支架
多学科专家联手撑开“命运的咽喉”
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黎建军副主任与内镜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各科医护人员准备进行手术。虽然当时连女士神志尚清晰,但无创呼吸机辅助吸氧状态下血氧饱和度仅能维持在80-85%,仍有明显气促不适。
在严密监护下,医护人员顶住压力,黎建军副主任和贺龙君副主任医师联手成功将气管支架置入连女士狭窄的左主支气管,连女士的呼吸要道再次被撑开。置入后患者血氧饱和度迅速回升至99-100%!现场所有医护人员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下。
内镜科团队在ICU床边对患者进行全力救治
第二天,连女士进行CT检查,左主支气管内支架位置良好;复查支气管镜,镜下观察到气管支架位置适中,可以舒张,左主支气管在支架的支撑下通畅。在ICU观察2天后,连女士生命体征平稳,呼吸顺畅,顺利出院。
复查CT及气管镜见气管支架位置良好
3周后,连女士回到中肿复诊,无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不适,恢复良好,准备后续抗肿瘤治疗。对于这样的治疗结果,连女士和家人们都喜出望外,也有了继续与肿瘤抗争的信心和决心,“中肿的医护人员给了我重新呼吸新鲜空气的机会,治疗技术非常专业,希望接下来的肿瘤治疗也能顺利进行。”连女士说。
连女士返院复诊
一直以来,中肿始终保持“温度”,一直坚持与患者同心同向,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强化患者需求导向。这次中肿多学科力量一起联动救助患者,是中肿“同心”文化的再次彰显。近年来,在“同心、幸福、奋斗”的医院文化引领下,中肿在呼吸介入治疗领域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尤其是置入气管支架,解除呼吸道梗阻这一技术已成功救治多位患者,让更多的患者不再被疾病扼住“咽喉”,可以再次呼吸新鲜空气。
未来,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肿也不断地为医院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用实际行动践行“国之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