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从食管炎到食管癌有多远

转载 来源: 新浪网 2014/6/27 1:53:35 举报/反馈

  年逾六旬的赵大妈,多年来常常感到反酸、烧心,胸口有痛感。经医院检查,被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用药2周后,老人身体好转,渐渐忽略了医生的用药吩咐。一年之后,症状再次出现并加重。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食道癌。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国家卫生计生委内镜专业技术培训基地负责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科主任刘冰熔特意介绍了这一典型病例。刘冰熔解释说,反流性食管炎是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并进入食管所引起的食管炎症性病变,内镜下可见食管黏膜破损,即食管糜烂和(或)食管溃疡。临床主要表现为反酸、烧心和胸痛。反酸症状多发生于饱餐后,夜间反酸严重时可影响病人睡眠。有时也会有咳嗽、声嘶等食管外症状,易与哮喘、咽炎等相混淆。

  “反流性食管炎除了可引发上述不适的症状、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最大的危险还在于极有可能导致巴雷特食管的产生,而后者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其罹患食管癌的危险性较一般人群高出30~50倍,每年大约有2%~5%的巴雷特食管病例演进为食管腺癌。”刘冰熔说。

  据介绍,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主要是抗反流机制减弱和反流物对食管黏膜攻击作用的结果。正常人体在食管和胃连接部存在一些解剖结构,其中,最重要的是食管下括约肌,在正常进食吞咽时,食管下括约肌松弛,食物得以进人胃内。其余多数时间,这扇门是关闭的,以防止胃、十二指肠的内容物反流到食管中。但一些因素如高脂肪食物、钙拮抗剂类药物或负重劳动等致腹内压增高或食物大量潴留而使胃内压增高时,即可引起食管下括约肌压降低,继而发生胃食管反流。

  刘冰熔告诉记者,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疾病的治疗很重要,特别是在消化系统疾病中。患有反流性食管炎或易患反流性疾病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戒烟禁酒,减少巧克力、咖啡、浓茶等的摄入。要尽量避免肥胖、紧束腰带等可引起腹压增高因素的产生。

  倘若通过上述生活调节效果不明显或内镜下可见明显食道炎症的,刘冰熔认为,就需要用药进行干预,通常促胃肠动力药和抑酸药联合应用。当药物疗效欠佳或并发食管溃疡、食管狭窄、巴雷特食管者,则可能还需要内镜下或外科手术治疗。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常见却易被忽视的疾病,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定期监测,以防止其向其他疾病,尤其是食管癌的演变。”刘冰熔告诫说。

(责编:宁果容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现今食管癌防治面临哪些问题?

食管癌高发地区的一级预防工作尚未充分开展。我国食管癌流行情况呈现明显的地域分布特点,因此环境因素被认为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以筛查食管癌高发人群为主要手段的二级预防工作有待加强。我国食管癌早期筛查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1958-1988年间,食管细胞采集器在河南地区大规模筛查中使用超过150,000次,检出者84%为早期食管癌。 部分医疗机构的食管癌治疗水平于国内其他地区,但各级专科医疗单位缺乏良好的整合平台,食管癌诊治新技术的推广仍显滞后。 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研究及转化研究有待增强。从既往的食管癌病因学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食管癌是由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引起的恶性肿瘤。利用目前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技术手段对“食管癌家系”进行基因组分析,有可能找到食管癌的遗传易感基因。

Q:现今食管癌防治面临哪些问题

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国食管癌早期现今食管癌的防治面临问题主要是: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措施难以全面开展,地域性的环境问题、饮食习惯等短期内不好彻底改变,早期食管癌筛查工作还不是很普遍,对食管癌家系的基因组分析还没找到易感基因。

Q:如何预防老年食管癌

①防霉:粮食快收快晒,加强保管,吃新鲜蔬菜水果,改变不良的传统饮食习惯。 ②去胺:用漂白粉处理饮水,是水中亚硝酸盐含量减低,常服用维生素C以减少胃内亚硝酸盐的形成。 ③施钼肥:用以避免蔬菜中亚硝酸的聚集。 ④对食管上皮细胞中度或重度增生者给粗制核黄素,并应纠正维生素A缺乏,对高危人群定期实施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这是肿瘤二级预防(早查,早诊,早治)在食管癌的主要措施,也应加以重视。 ⑤积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贲门失弛缓症,Barrett食管等与食管癌相关的疾病,同时应用维生素E,C,B2,叶酸等治疗食管上皮增生以阻断癌变过程。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