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婴儿得黄疸主要与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胆汁排泄障碍、母乳喂养以及感染等因素有关。 1.胆红素生成过多:胎儿在母体内处于低氧环境,红细胞生成数量多,出生后红细胞破坏增加,胆红素生成过多。 2.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肝细胞内摄取胆红素的 Y、Z 蛋白含量低,肝酶系统发育不完善。 3.胆汁排泄障碍:胆管阻塞、胆管发育不良等,会导致胆红素排泄不畅。 4.母乳喂养:部分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可能因母乳中的某些成分,影响胆红素代谢。 5.感染:如新生儿败血症、肺炎等感染性疾病,可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加,胆红素生成增多。 总之,初生婴儿黄疸的原因较为复杂。家长一旦发现婴儿出现黄疸,应密切观察,必要时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胆红素检测等相关检查,以确定黄疸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的一周内可能出现皮肤黄染,这是由于体内胆红素沉积在皮肤 表面所致,医学上称之为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由于血液中的红细胞过多,且这类红细胞寿命短,易被破坏,造成胆红素生成过多;另一方面,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使胆红素代谢受限制等原因,造成新生儿在一段时间出现黄疸现象。 新生儿发生黄疸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是病理性的。如果是生理性黄疸,不需要特殊处理就可以自行消退。病理性黄疸是由于疾病所引起的,使胆红素的代谢出现异常,它发生在新生儿的特定时期,使生理性黄疸明显加重,并容易与生理性黄疸相混淆。病理性黄疸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感染性黄疸可由细菌和其他病原体感染所致,如病毒、梅毒螺旋体、弓形虫等;非感染性黄疸有溶血性黄疸、胆道闭锁和遗传性疾病等。 除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外,还有一种新生儿黄疸称为母乳性黄疸。其特点为:黄疸程度较生理性高,黄疸持续时间长,有的可持续三个月之久。但婴儿一般情况良好,无引起黄疸的其他病因可发现。停喂母乳后3天,黄疸下降明显。母乳性黄疸与肠道重吸收胆红素有关。母乳性黄疸一般不会引起胆红素脑病。但值得注意的是:要诊断母乳性黄疸必须首先排除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引起的,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1)黄疸出现得早,生后24小时内即出黄疸; (2)黄疸程度重,呈金黄色或黄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亦有较明显的黄疸或血清胆红素大于12~15毫克/分升; (3)黄疸持久,出生2—3周后黄疸仍持续不退甚至加深,或减轻后又加深; (4)伴有贫血或大便颜色变淡者; (5)有体温不正常、食欲不佳、呕吐等表现。 有病理性黄疸时应引起重视,因为它常是疾病的一种表现,应寻找病因。此外未结合胆红素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通过血脑屏障损害脑细胞(常称核黄疸),引起死亡或有脑性瘫痪、智能障碍等后遗症。所以一旦怀疑小儿有病理性黄疸,应立即就诊。
黄疸是婴儿出生后常见的症状,主要分为生理性黄疸及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峰期,7-10天可恢复正常。。
黄疸是胎毒的表现之一,新生儿发生黄疸之后...
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手段有什么?
从中医望闻问切方面来看,肝硬化患者有哪些...
在临床上有没有用中医药方来使乙肝病情得到...
能否介绍一些乙肝的治疗方法?
网传某些有利于肝硬化的中草药有用吗?
关于黄疸的发生,中医认为主要是湿邪所致,如饮食不节、平日嗜食肥腻或外感湿热,导致脾...
池晓玲 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黄疸又称黄胆,俗称黄病,成人黄疸指数正常值: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值)<17.1um...
胡宝春 主任医师 武警广东总队医院
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值)一般不超过15mg/Dl就在正常范围内,如果长时间超过15...
王珵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葡萄糖水不是用来去除去黄疸的。但是喝葡萄糖水,可以加快代谢能够加速胆红素排出体外,...
王珵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一般新生儿的的黄疸在2周内会消退,早产儿黄疸持续的时间会相对长一点,大概在一个月内...
王珵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母乳性黄疸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新生儿黄疸。母乳性黄疸有以下特点:(1)纯母乳喂养,足月儿多见;(...
黄为民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