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根据你的描述,可以吃鸡蛋,但是每天不可超过1个,尽量不要吃蛋黄。1)减少动物性脂肪如猪油、肥猪肉、黄油、肥羊、肥牛、肥鸭、肥鹅等。(2)限制胆固醇的摄入量,忌食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鱼子、鱿鱼等食物。以上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仍有疑问,建议可到医院就诊当面咨询医生。
暂时不推荐你服用这种“药物”.因其主要成分尚不清楚!也没有确切的临床证据证明可以降脂!请斟酌!祝你健康!
人的血液在血管中循环流动,血液过于黏稠,血流速度必然减慢,严重时可影响人体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引发心脏病和中风.因此,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使血液黏稠?有什么办法让它“稀稠”适宜?水是血液黏稠的即刻因素,众所周知,水是人体中的重要物质,流动着的血液,90%以上由水组成.大量出汗,服用利尿剂,腹泻等引起的身体失水,都可使血容量减少,此时血液中的有形成分(红细胞等)相对增多,血液黏稠度自然增加.一旦饮水充足,体内水分得到补充,黏稠的血液便立刻被稀释.有形成分是血液黏稠度的物质基础,能使血液变稠的有形物质有血液中的红细胞以及蛋白质等.红细胞数量越多,脆性越弱,血液黏稠度越高;血浆中的蛋白质,脂肪,糖越多,血液越黏稠;血液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对血液黏稠度的影响不容忽视,当纤维蛋白原增高时,血液黏稠度会明显升高.使血液变稠的非血液因素,在同样条件下,有些环境因素可以影响血液的黏稠度,如夏季血黏稠度高,冬季低;清晨和上午高,傍晚和下午低;阴雨,闷热,低气压时高,风和日丽时低;厚味饮食后高,清淡饮食后低;腹泻,出汗后高,足量饮水后低.这些因素中,有些与水平衡有关,有的与血液有形成分增加有关,有的则与人体生物钟的运行规律有关.了解这些规律,有利于防治血液黏稠,预防发生有关疾病.速效稀释剂——水一夜沉睡后的失水,消化食物时耗用的水,都是血液变稠的相关因素.科学饮水可使血液立刻变稀.饮水首先要掌握时机.早晨起床后,三餐前(饭前1小时)和就寝前,最好饮水200毫升.还应饮用稀释效果好的水.盐水会促进细胞脱水,不足取;冷水会刺激胃肠血管收缩,有碍水吸收进入血液,不宜饮;纯净水,因为太“纯”,其低渗状态会使水很快进入细胞内,对稀释血液也不理想.理想的稀释水是20~25℃的白开水或淡茶水,其张力,密度等都接近血液和组织细胞.多吃具有稀释血液功能的食物医学家推荐以下具有血液稀释功能的食物: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有黑木耳,洋葱,柿子椒,香菇及草莓,菠萝,柠檬等;具有类似阿司匹林抗凝作用的食物有西红柿,红葡萄,橘子,生姜;具降脂作用的有香芹,胡萝卜,魔芋,山楂,紫菜,海带,玉米,芝麻等.血液过于黏稠的人,日常饮食宜清淡,少吃高脂肪,高糖饮食,多吃些鱼类,新鲜蔬菜和瓜果,豆类及豆制品.上述医学家推荐的能稀释血液的功能性食物,可根据情况选择食用.也可服用阿司匹林40毫克,一日1次;维生素C100毫克,一日3次;潘生丁片50毫克,一日3次;中成药复方丹参片3片,一日3次.上述药物有改善血管壁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黏附,降低血液黏稠度,从而增加血液流速,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
你好你的情况属于高脂血症吧!高脂血症预防措施 高脂血症1,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长距离步行或远足,慢跑,骑自行车,体操,太极拳,气功,游泳,爬山,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迪斯科健身操及健身器等. 2,掌握运动强度:运动时心率为本人最高心率的60-70%,约相当于50-60%的最大摄氧量.一般40岁心率控制在140次/分;50岁130次/分;60岁以上120次/分以内为宜. 3,适当的运动频率:中老年人,特别是老年人由于机体代谢水平降低,疲劳后恢复的时间延长,因此运动频率可视情况增减,一般每周3-4次为宜. 4,合适的运动时间: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30-40分钟,下午运动最好,并应坚持长年运动锻炼预防是关键!配合降脂药物辅助就可以了!祝你早日康复!~
如果得了脂肪肝就必须要戒掉脂肪类和含胆固...
人每天吃多少个鸡蛋比较合适?有说法每天最...
有人说蛋黄胆固醇高不宜吃,有道理吗?
胰腺癌是癌症之王,怎么治疗也是人们很关心...
哪些患者会比较适合做腹腔镜手术?除了肿瘤...
其实胰腺癌手术是普外科手术中最难的手术,...
老年人适量吃鸡蛋不会引起胆固醇增高。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
林秀红 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玉米油,从玉米胚芽中“精炼”而来,最大限度地将玉米胚芽中的“精华”营养保留了下来,...
梁东辉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胆固醇有两种。高密度的胆固醇是越高越好,而我们所指的胆固醇高指的是低密度的胆固醇偏...
陈小燕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对于高胆固醇病人,“无糖”并不是“健康”的标签。曲奇饼干等零食除了含糖量高,更大的...
梁东辉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通常,每100克食物中含胆固醇200毫克以上者,医学上称为“高胆固醇食物”。在每1...
梁东辉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胆固醇高的肥胖人士可以通过减肥来降低过高的胆固醇,但切忌服用的减肥药物来减肥,最好...
陈小燕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