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炎的症状多样,包括发热、头痛、呕吐、精神状态改变、抽搐等。 1.发热:体温升高是常见症状,可能是低热或高热。 2.头痛:多为持续性疼痛,孩子可能因头痛哭闹或用手拍打头部。 3.呕吐:往往较频繁,且可能为喷射性呕吐。 4.精神状态改变:如烦躁不安、嗜睡、昏迷等。 5.抽搐:表现为肢体的不自主抽动。 6.颈项强直:脖子僵硬,活动受限。 7.神经系统症状:可能出现肢体无力、感觉异常、言语不清等。 总之,小儿脑炎症状复杂,一旦发现孩子有上述症状,应立即前往正规医院儿科或神经内科就诊,以便尽早诊断和治疗。
(1)JRA全身症状重,如高热、皮疹、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关节病变较轻。(2)血清免疫学指标异常者较少,如类风湿因子阳性率较成年人明显低。(3)JRA患者的起病方式表现不一,有全身型、多关节型和少关节型。而成人RA的起病方式比较一致,可以用同一诊断标准衡量。(4)JRA很少有皮下结节,而成人RA则多见。(5)JRA患者虽然常表现为明显的关节腔积液,而关节疼痛和晨僵等症状都较轻,关节活动较少受限制。成人RA患者的关节肿胀虽然常为中度、轻度,而关节疼痛和晨僵症状都较重,关节活动容易受限制。(6)JRA患者颈椎受累可达50%,而成人RA患者则少见。(7)JRA患者容易出现寰枕关节半脱位,但很少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而成人RA患者很少发现寰枕关节半脱位,一旦发生多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压迫症状。(8)JRA患者预后较成人RA好,75%可康复。
脑炎(森林脑炎),森林脑炎又称苏联春夏脑炎或称远东脑炎,是由森林脑炎病毒经硬蜱媒介所致自然疫源性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临床特征是突然高热、意识障碍,头痛、颈强、上肢与颈部及肩胛肌瘫痪,后遗症多见。森林脑炎病毒属于虫媒病毒乙群,为RNA病毒,可在多种细胞中增殖,耐低温,而对高温及消毒剂敏感,野生啮齿动物及鸟类是主要传染源,林区的幼畜及幼兽也可成为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由于硬蜱叮咬。人群普遍易感,但多数为隐性感染,仅约1%出现症状,病后免疫力持久。本病分布中、苏、捷克、保加利亚、波兰、奥地利等国。我国主要见于东北及西北原始森林地区。流行于5~6月份,8月后下降。多散发,林区采伐工人患病比较多。潜伏期7~21日,多数10~12天。症状表现:1.全身毒血症状:发热、头痛、身痛、恶心、呕吐、乏力。少数有出血疹及心肌炎表现。热程约7~10天。2.神经系统症状: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第2病日后,可出现颈肌及肩胛肌弛缓性瘫痪,以致头下垂及手臂不能上举,摇摇无依。脑神经及下肢受累少见。瘫痪约2~3周可恢复,约半数肌肉萎缩。轻症可无明显神经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