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长期喝饮料的人都怎么样了?仅仅长胖?不,危害远比想象中可怕

2022/2/17 13:53:04

现在市面上的饮料饮品琳琅满目,如碳酸饮料、浓缩果汁和各种奶茶等。不可否认,这些饮料饮品比白开水或淡茶水好喝,但长时间下去会给身体带来一定的损害,甚至会诱发慢性病。

尤其是在我国,各种饮料热销,依据国家统计局官网最新的数据显示,在2020年,我国的在饮料方面,它的零售额突破了2,000亿元,与2019年进行对比,增长14%。同时,2020年饮料制造企业产量达到16347.3万吨。由此可见,我国居民喝了多少饮料。

长期喝饮料的人都怎样了?

1、长胖

曾经有一个小伙子,他想要证明碳酸饮料有什么危害,他就坚持喝了一个月的可乐,差不多有300瓶,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喝可乐之外,尽可能保持其他生活习惯没有改变,结果他胖了38斤。

没错,就是38斤,大量的糖分摄入,让体重急速暴涨,由此可见,长期喝饮料可让人长胖。

2、诱发高血糖

一名30岁的男性口渴时常常以碳酸饮料解渴,但越喝越渴且有全身无力的症状。结果去医院做检查血糖值达到110微摩尔,比正常血糖值高出20倍左右,被诊断为高血糖高渗综合征。但因为病情过度严重,即使经过医生奋力抢救,还是没有挽救生命。

3、诱发骨质疏松

碳酸饮料中含有太多防腐剂、糖类、香精以及色素等,不节制的喝碳酸饮料可影响钙吸收,使得钙磷比例失调,促进钙在骨质上沉积,减慢骨骼发育,降低峰值骨量,从而诱发骨质疏松。

饮料有哪些危害?

2020年6月份,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营养科和内分泌科医生曾经对市面上18瓶热销饮料做过测评,主要是检查碳水化合物,以方糖为参考,一块方糖含糖量约4.5克。其中含糖量最多的就是柠檬茶,共14.4块方糖,约等于65克糖。

然而,每人每天添加糖摄入量不能超过50克,最好小于25克。喝一杯饮料后血糖含量已远远超标。

2021年2月份,某文章指出糖就如同烟草和酒精一般,糖带来的危害远超于脂肪和卡路里之上。研究人员曾经对动物做过实验,证明糖饮食双重作用。糖分可影响体内荷尔蒙,使得大脑不能及时发出饱腹信号,让人们越吃越上瘾,即使有饱腹感也仍然想吃;糖类也会影响体内其他激素,使得大脑持续发出想摄入糖分的信号,使得吃糖人逐渐喜爱吃糖。

由于喝饮料,每年约1.2万人失去宝贵的生命和健康,仅2017年,约12523人死亡可归因于甜饮料所造成的糖尿病和冠心病。

哪些饮料危害大?

1、罐装饮料

罐装饮料中含有双酚A类,这是一种对身体有害的化学物质。长时间喝罐装饮料可增加尿液中双酚A浓度,使得心率发生改变,同时也能让血压升高5毫汞柱,增加患高血压和心脏病风险。

2、碳酸饮料

碳酸饮料中有太多添加剂以及咖啡因,不节制地喝会诱发骨质疏松、龋齿以及肥胖症等。

3、能量和运动饮料

能量饮料确实能为身体提供所需能量,不过含有太多糖类和咖啡因,可影响机体健康;运动型饮料能补充电解质,维持电解质平衡,不过同样也含有丰富的糖和防腐剂。

温馨提示

为了自身健康尽量少喝或不喝各种饮料,对人类来说最好的饮品就是白开水。每天喝1500~2000毫升白开水,能加快新陈代谢,稀释血液,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血栓生成,不过喝白开水时应注意小口慢喝,不可狂饮。

(责编:劳敏聪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哪些人要谨慎选择碳酸饮料?

青少年。青少年处于青春期,骨骼正在生长发育,需大量补充钙质。若长期饮用碳酸饮料,导致钙、磷比例失衡将会影响成骨的发育。 孕期女性本来容易缺钙,过多饮用碳酸饮料不但易引起母亲骨质疏松,还可能影响胎儿的骨骼发育。此外,二氧化碳会刺激胃液分泌,胃酸过多容易有饱腹感,影响食欲,对胎儿与自身都无益处。 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高血脂等病人,由于自身有慢病基础,本来自身对营养物质代谢较为困难,汽水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和糖分,饮用碳酸饮料对健康的危害是比普通人更严重的。

Q:喝酒掺饮料,能否降低酒精浓度?

很多喝酒的人会有这样的想法,说酒掺饮料喝能降低酒精的浓度,这样一来对身体的伤害就会变小,而且红酒兑可乐喝还可以使酒的口感变得更好。不过,酒兑饮料喝反而会加快酒精的吸收,增加酒后的不适症状。  同时,可乐、雪碧等碳酸饮料中的二氧化碳会使身体加快对酒精的吸收。在碳酸的作用下,酒精更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况且,碳酸饮料含有大量糖,人在喝酒的同时会不自觉地增加糖分摄入,使肥胖或者慢性病加重。

Q:喝可乐为什么会上瘾?

碳酸饮料含有气体,即二氧化碳,会刺激胃液分泌,胃液分泌过多容易让人感觉腹胀,降低食欲,减少日常饮食,可乐属于碳酸饮料,含糖量比较高,含有大量的单糖,单糖与甘油三酯的升高有关,长期大量饮用会引发肥胖和一些慢性病,还会腐蚀牙齿,甚至导致骨质疏松。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