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彬斯基征是一种重要的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方法,其临床意义显著。检查方法涉及特定操作,临床意义则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相关,包括锥体束损伤、脑部病变、脊髓疾病、周围神经病变以及某些代谢性疾病等。
1. 检查方法
患者仰卧,下肢伸直放松。
检查者用钝物沿足底外侧缘,从后向前至小趾近根部并转向内侧。
观察拇指背伸、其余四趾扇形展开的情况。
2. 临床意义
锥体束损伤:多见于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脑出血等,常导致对侧肢体出现巴彬斯基征阳性。
脑部病变:例如脑部肿瘤、炎症等,影响锥体束功能。
脊髓疾病:脊髓灰质炎、脊髓外伤等可引起相应节段以下的巴彬斯基征阳性。
周围神经病变:如吉兰-巴雷综合征,在病情严重时可能出现。
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损害,有时也可表现为巴彬斯基征阳性。
巴彬斯基征的检查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但检查结果需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其他相关检查综合判断。一旦发现阳性体征,应及时就医,在正规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