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血压不降怎么办?难治性高血压可以这样治疗

2024/5/17 17:17:35 举报/反馈

据统计,2023年中国高血压患病人数为2.1亿。而在这些高血压患者中,还有一群身患难治性高血压的患者,数据显示,仅2021年中国难治性高血压已达到4980万。

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专家们呼吁,高血压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耐心与毅力。将保健措施融入日常,与医生紧密合作,即使是面对难治性高血压,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管理之道。

寻根究底:为什么血压降不下来?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血管中心主任李丽介绍,难治性高血压是指服⽤3种及以上降压药物但血压仍然不达标或者需要服用4种甚至更多降压药物血压才能达标的高血压患者。

为什么有些人的血压难以通过常规治疗降至理想水平?

1、药物依从性不足:看似简单,却是常见问题。患者可能忘记服药、擅自减量或停药,导致血压控制不佳。

2、生活方式未彻底改变:尽管药物治疗是基础,但不良生活习惯(如高盐饮食、缺乏运动、吸烟、饮酒过量)会持续推高血压。

3、药物相互作用:同时服用的其他药物可能与降压药产生相互作用,减弱其降压效果,甚至升高血压。

4、继发性高血压:某些情况下,高血压是由其他疾病(如肾脏疾病、内分泌失调、睡眠呼吸暂停)引起的,如果不治疗这些原发病,单纯降压效果有限。

5、药物选择不当或剂量不足:每个人的体质和反应不同,没有“一刀切”的治疗方案。有时需要更个性化的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

6、抵抗机制:部分患者可能存在身体对降压药物的自然抵抗,使得血压难以通过传统手段降低。

7、精神压力与情绪因素: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状态,会激活体内应激反应,使血压居高不下。

8、肥胖与代谢综合征:体重过重,尤其是腹部脂肪堆积,会增加心脏负担,干扰胰岛素敏感性,加剧血压控制难度。

精准破局:创新疗法带来新希望

深入了解难治性高血压的成因,对于制定有效的治疗策略至关重要。李丽表示,针对难治性高血压,专业医生通常会综合考量上述因素,采取更加精细化的治疗方案,包括但不限于调整药物组合、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筛查并治疗潜在的继发性因素,以及考虑最新的医疗技术与创新疗法。

其中,“CT引导下臭氧介导的去腰/肾交感神经(L-SDN)术”为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带来新选择。

据悉,这是由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血管中心李丽主任团队研发的原创技术。2022年8月,李丽主任团队首次提出了国际首创新技术“CT引导下臭氧介导的去腰/肾交感神经(L-SDN)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2024年3月12日,李丽主任应邀在美国⼼血管创新技术⼤会上发布了该研究结果,国际学者们对该技术的良好临床应用前景给予了高度评价。

“CT引导下臭氧介导的去腰/肾交感神经(L-SDN)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单臂研究显示,术后接近50%的难治性⾼⾎压患者在术后12周随访期间达到了减药标准,术后降压药物负担明显降低,在降压药物显著减少的基础上,术后血压进一步下降,基线肾功能正常的患者收缩压下降幅度达到13.2mmHg,舒张压下降达6.2mmHg。术中、术后无任何不良事件发生。

李丽表示,新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降压效果理想以及价廉等特点,且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适合药物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患者,同时合并其它疾病需要吃多种药物的患者,自身意愿不希望吃太多药物的患者,因职业因素不方便服药比如经常出差不能按时吃药的高血压患者等。

“与现有的其它去肾交感技术相比,该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相关的基础和机制研究正在进⾏中,将为世界难治性高血压提供了中国治疗模式。”

健康锦囊:高血压病友的保健指引

对于每一位高血压患者而言,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健康管理至关重要,这不仅是辅助药物治疗的关键,也是提高生活质量、维护心血管健康的基石。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血管内科一区副主任李彪将分享几点实用的高血压病友保健建议,帮助大家更好地管理血压。

1、均衡膳食,低盐轻油

减少盐分摄入:每日食盐不超过5克,避免加工食品和腌制食品,它们常常含有隐性盐分。

多吃蔬果:丰富的蔬菜和水果富含钾元素,有助于平衡体内的钠含量,维持血压稳定。

限制饱和脂肪:选择鱼类、瘦肉、豆制品等低脂肪蛋白质来源,减少动物油脂摄入。

2、规律运动,适量为宜

持之以恒: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分段进行更易坚持。

避免剧烈运动:高血压患者应避免突然进行高强度运动,以免造成血压骤升。

3、体重管理,拒绝超重

保持理想体重:通过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努力达到或维持BMI在18.5-24之间。

4、戒烟限酒,远离有害物质

彻底戒烟: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导致血管收缩,长期吸烟会加速动脉硬化。

适量饮酒: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最好能完全避免。

5、心理调适,减轻压力

学会放松:尝试深呼吸、瑜伽、冥想等放松技巧,帮助减轻心理压力,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充足睡眠:保证每晚7-9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有利于血压稳定。

6、定期监测,记录血压

家备血压仪:自备一台准确的血压计,每日固定时间自测血压并记录,及时发现异常。

定期复诊:遵循医嘱,定期回访医生,根据血压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责编:家医君 通讯员:胡颖仪、孙冰倩)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