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真菌病是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和其他霉菌感染引起的甲疾病,在人群中发病率约8%~14%,占全部甲疾病的50%,趾甲受累较指甲更多见[1-2]。根据甲真菌病的致病菌及临床类型等因素,可以选择系统治疗、局部治疗或联合治疗[3]。
系统用抗真菌药物主要用于中至重度甲真菌病以及多个甲受累的患者,药物浓聚在甲板和甲床部位,达到抗真菌作用。然而,患者依从性、药物间相互作用和肝肾毒性等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在老、肝肾功能不全等人群中的使用。外用抗真菌药物能够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和系统不良反应,具有长期使用价值。外用药涂抹于病甲后,穿透甲板到达感染病灶,达到抗真菌作用,多作为口服药物辅助治疗,用于未累及甲母质的轻症甲真菌病和口服药物禁忌患者。
甲真菌病的局部治疗历史悠久。常用外用药物包括10%-30%冰醋酸、10%碘酊、40%尿素软膏、水杨酸制剂等。甚至还有人采用白凤仙花、羊蹄根治疗甲真菌病[4]。但这些方法的缺乏大样本的临床数据,疗效不确切。自20世纪开始,有多个局部抗真菌药物面世或处于临床开发阶段,这些药物的类型,作用机制各不相同,临床疗效上也各有千秋。下表分别从不同方面进行了总结[5]。
参考文献
1.JamesQ,Del Rosso.The Role of Topical Antifungal Therapy for Onychomycosis and the Emergence of Newer Agents[J].J Clin Aesthet Dermatol,2014,7(7):10-8.
2.Gupta AK,Versteeg SG.Tavaborole-a treatment for onychomycosis of the toenails[J].Expert Rev Clin Pharmaeol,2016,9(9):1145-52.
3.甲真菌病指南专家工作组.中国甲真菌病诊治指南(2021年版)[J].中国真菌学杂志,2022,2(17):1-7.
4.卫凤莲,温海,张卉,陈裕充.甲真菌病的局部治疗及研究进展.[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8,37(5):333-5.
5.王若琚,李若瑜,王爱平.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甲真菌病进展。[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8,13(2),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