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可导致新生儿胆红素血症的药物是哪些

2024/1/24 13:59:20 举报/反馈

可导致新生儿胆红素血症的药物通常是硫酸庆大霉素片、磺胺嘧啶片、紫杉醇注射液、维生素K3、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进一步详细检查,明确具体原因以后进行治疗。

1、硫酸庆大霉素片:该药是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能会影响新生儿肝脏中酶的活性,阻碍胆红素的代谢。

2、磺胺嘧啶片:是一种常见的磺胺类药物,可能会扰乱新生儿肠道菌群平衡,影响胆红素的代谢和消除。

3、紫杉醇注射液:该药是常见的治疗恶性肿瘤的药物,若妊娠期间使用该药物可能会引起新生儿出现胆红素血症。

4、维生素K1片:妊娠期间如果大量服用该药,使药物蓄积在体内,容易出现维生素K1中毒,影响新生儿的凝血功能,导致出现胆红素血症。

5、对乙酰氨基酚片:使用该药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影响新生儿造血系统,减少粒细胞,增加感染风险,同时可能加重肝肾代谢负担,导致胆红素血症。

在日常生活中,保护新生儿的皮肤,避免受到感染,在紫外线较弱的时间段给新生儿晒太阳,每次不超过两小时,保护好眼睛,避免紫外线损伤。

本文指导医生:
欧阳颖

欧阳颖副教授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新生儿及儿童重症专科

擅长疾病:从事儿科及新生儿专科临床工作30年,擅长...[详细]

(责编:苏雅婷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是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指因其胆红素代谢尚不完善而引起的暂时性黄疸,并不是由于某些病理因素所致.据有关统计资料报道,约80%的新生儿出生后2-3天会出现黄疸,但大部分新生儿的生理性黄疸在生后10-14天会自行消退.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发生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有关.1、胆红素产生相对较多新生儿红细胞寿命短(70-90天),循环中的红细胞数量多,因而红细胞破坏多,胆红素产生就多。2、肝细胞受体蛋白缺乏肝细胞胞浆内Y、Z蛋白含量低,故对胆红素的摄取能力不足。3、肝脏酶系统发育不完善由于肝细胞内形成结合胆红素的酶系统不成熟,主要是微粒体内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含量及活性均低,使未结合胆红素转变为结合胆红素的过程受限。4、胆红素排泄障碍肝细胞对结合胆红素的排泄有暂时性缺陷,胆红素产生过多时可致暂时性肝内胆汁淤积。5、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增加刚出生的新生儿肠道无菌,无尿胆原形成,小肠腔内的葡萄糖醛酸苷酶使结合胆红素脱去葡萄糖醛酸重新形成未结合胆红素,重新由肠道吸收。由于以上五个原因,致使新生儿血液中未结合胆红素大大增加而出现生理性黄疸。临床表现:出生后2-3天出现皮肤、巩膜黄疸,3-5天达到高峰;足月新生儿7-14天消退;早产儿2-3周消退,个别可晚至4周才消退。血清胆红素水平一般不高于205.2umol/L(12mg),早产儿不高于256.5umol/L(15mg)。在此期间小儿一般情况良好,不伴有其他症状。治疗: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一般不需治疗,但是少数体重较低的新生儿和高危新生儿虽然其血清胆红素值在生理性范围,但可引起胆红素脑病,对于这些生理性黄疸的新生儿可以口服苯巴比妥,每千克体重每日5mg,尼可刹米每千克体重每天100mg,分三次服用,这些药物可以诱导肝细胞酶增强未结合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能力,加速黄疸的消退孩子的黄疸是可以予蓝光治疗退黄的.蓝光治疗是目前治疗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黄疸最好,最安全的方法.祝您宝宝早日康复。

Q:新生儿黄疸症状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未满月(出生28天内)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新生儿黄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概述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未满月(出生28天内)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新生儿黄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病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新生儿黄疸易引发败血症、新生儿肺炎、胆道闭锁、母乳性黄疸等并发症,应及时治疗。[1]2形成病因1、胆红素生成过多因过多的红细胞的破坏及肠肝循环增加,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常见的病因有:红细胞增多症、血管外溶血、同族免疫性溶血、感染、肠肝循环增加、红细胞酶缺陷、红细胞形态异常、血红蛋白病。新生儿黄疸2、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由于肝细胞摄取和结合胆红素的功能低下,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常见的病因有:缺氧和感染、Crigler-Najjar综合症、Gilbert综合症、Lucey-Driscoll综合症、药物(如磺胺、水杨酸盐、吲哚美辛、毛花苷丙等)。3、胆汁排泄障碍肝细胞排泄结合胆红素障碍或胆管受阻,可致高结合胆红素血症,但如同时伴肝细胞功能受损,也可有未结合胆红素的升高。常见的病因有:新生儿肝炎、先天性代谢性缺陷病、综合症、胆管阻塞。3临床表现(一)病史1、黄疸出现时间24小时内出现共同疸者应首先考虑新生儿溶血症,其次再考虑CMV等先天性感染;2~3天者以生理性黄疸最常见,ABO溶血症亦应除外;4~7天者以败血症,母乳性黄疸较多见;7天后呈现黄疸者则败血症,新生儿肺炎,胆道闭锁,母乳性黄疸等均属可能。2、黄疸发展迅速新生儿溶血症最最快,其次最败血症,新生儿肝炎及胆道闭锁发展较慢而持久。3、粪便及尿的颜色粪色甚浅或灰白,尿色深者提示新生儿肝炎或胆道闭锁。4、家族史家族有蚕豆病患者应考虑是否G6PD缺陷病;父母有肝炎者应除外肝炎。5、妊娠史,生产史(胎膜早破,产程延长提示产时感染),临产前母亲用药史等。(二)临床症状:1、生理性黄疸轻者呈浅黄色局限于面颈部,或波及躯干,巩膜亦可黄染,2~3日后消退,至第5~6日皮色恢复正常;重者黄疸同样先头后足可遍及全身,呕吐物及脑脊液等也能黄染,时间长达1周以上,特别是个别早产儿可持续至4周,其粪仍系黄色,尿中无胆红素。2、黄疸色泽轻者呈浅花色,重者颜色较深,但皮肤红润,黄里透红。3、黄疸部位多见于躯干,巩膜及四肢近端一般不过肘膝。4、新生儿一般情况好,无贫血,肝脾不肿大,肝功能正常,不发生核黄疸。5、早产儿生理性黄疸较足月儿多见,可略延迟1~2d出现,黄疸程度较重,消退也较迟,可延至2~4周。4病症检查1、胆红素检测是新生儿黄疸诊断的重要指标,可采取静脉血或微量血方法测定血清胆红素浓度(TSB)。经皮测胆红素仪为无创的检测方法,操作便捷,经皮胆红素值(TcB)与微量血胆红素值相关性良好,由于此法受测定部位皮肤厚薄与肤色的影响,可能会误导黄疸情况,可作为筛查用,一旦达到一定的界限值,需检测血清血胆红素。2、其他辅助检查(1)红细胞、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有核红细胞在新生儿黄疸时必须常规检查,有助于新生儿溶血病的筛查。有溶血病时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减低,网织红细胞增多。(2)血型新生儿黄疸包括父、母及新生儿的血型(ABO和Rh系统),特别是可疑新生儿溶血病时,非常重要,必要时进一步作血清特异型抗体检查以助确诊。(3)红细胞脆性试验怀疑黄疸由于溶血引起,但又排除血型不合溶血病,可做本试验。若脆性增高,考虑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症等。若脆性降低,可见于地中海贫血等血红蛋白病。(4)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正常>75%,G-6PD缺陷者此值减低,须进一步查G-6PD活性测定,以明确诊断。(5)血、尿、脑脊液培养,血清特异性抗体,C反应蛋白及血沉检查疑为感染所致黄疸,应做血、尿、脑脊液培养,血清特异性抗体,C反应蛋白及血沉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增高或降低,有中毒颗粒及核左移。(6)肝功能检查测血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是反映肝细胞损害较为敏感的方法,碱性磷酸酶在肝内胆道梗阻或有炎症时均可升高。(7)超声腹部B超为无损伤性诊断技术,特别适用于新生儿。胆道系统疾病时,如胆管囊肿、胆管扩张、胆结石、胆道闭锁,胆囊缺如等都可显示病变情况。(8)听、视功能电生理检查包括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可用于评价听觉传导神经通道功能状态,早期预测胆红素毒性所致脑损伤,有助于暂时性或亚临床胆红素神经性中毒症的诊断。以上皆为针对新生儿黄疸症状这个话题所做的回答,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希望详情咨询专业医生。

Q:胆红素偏高的原因

你好,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主要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有关,一、胆红素生成较多;二、运转胆红素的能力不足;三、肝功能发育未完善;四、肠肝循环的特性。病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感染性包括新生儿肝炎,新生儿败血症及其它感染;非感染性的原因包括新生儿溶血症,胆道闭锁,母乳性黄疸,遗传性疾病和药物性黄疸。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