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各地天气变冷,大家对于火锅的消费热情正不断攀升。
火锅种类繁多的锅底及涮菜,能满足几乎所有人的口味需求。说到吃火锅时,大家通常会选哪些涮菜,除了各种肉类、蔬菜,丸子也相当受欢迎的。
但近期却有不少言论指出,“丸子根本不含肉,一口口都是淀粉”、“一粒火锅丸子含超过20种添加剂,吃了有害身体”……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个冬天还能愉快地涮丸子吗?
火锅丸子的真实面目
事实上,这一类含肉量较低,但吃起来却跟肉类口感相似的肉丸子,在现代食品技术中被称作“仿生食品”——是运用了食品技术手段,以普通食品模拟出了天然食材的营养、风味或形状的一类食品。
而关于“仿生食品”的含肉量标准,遵照商业部颁布的《速冻调制食品》的规定:含有猪肉、鸡肉、虾肉、鱼肉的肉糜类制品或调味水产品,含猪肉、鸡肉、虾肉、鱼肉的量应大于等于10%;含牛肉、蟹肉、羊肉的肉糜类制品或调味水产品,含牛肉、蟹肉、羊肉的量应大于等于8%。
从标准可见,这些丸子中的肉含量确实很少,且为了优化口感可能会加入以下的几类添加剂:
胶类,像黄原胶、卡拉胶、魔芋胶等。它们可以提高肌肉蛋白质的凝胶作用,让丸子嚼劲更加Q弹。
膨松剂,像碳酸氢钠等。它能增加丸子的体积,改善外形结构。
防腐剂,像亚硝酸钠等。这不仅能起到抑制细菌繁殖、延长质保期的作用,还能增加丸子的风味及颜色。
磷酸盐类,像焦磷酸钠、三聚磷酸钠等。它们能够防止丸子因长期冷冻造成的大量水分流失,能够让丸子进食口感更佳。
增鲜剂,像5-呈味核苷酸二钠等。这些成分能够优化丸子的味道,吃起来更鲜香。
这三种丸子,强烈建议不要买
虽然市面上的火锅丸子含肉量确实不高,且可能含有多种添加剂,但只要选购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完全是可以放心进食的,具体是否符合标准,大家可以通过查阅产品包装的配料表。
而要说真的存在安全风险,不建议大家食用的应该是以下三类丸子:
第一类:路边摊售卖的低价散装丸子。由于无法了解丸子的生产信息,安全风险较高。
第二类:裸露售卖的丸子。2011年实施的行业标准《肉丸》当中有明确规定:在实际销售环节,丸子应配有冷藏柜或冷冻柜,不应裸露销售。裸露在空气中销售的肉丸,发生变质或被细菌污染的风险更高。
第三类:个人出售的手作丸子。个人通过朋友圈、社群等途径售卖的手作丸子,往往没有检验检疫机制,安全风险也较高。
想吃安全上干净的丸子,认准这3点
具体怎么能够买到安全干净的丸子,不妨参考以下三步:
看商品名:注意大字旁边的小字,含“风味”或“仿”字样的产品要留个心眼。
看包装配料表:第一位是否是丸子对应的原料肉,例如猪肉丸配料表排名第一应为猪肉。
看营养成分表:建议尽量挑选蛋白含量高,脂肪及淀粉含量更低的丸子产品。
另外,提醒大家别忘了看丸子的生产日期。部分人可能会认为,火锅丸子长期被冻着肯定不会变质,但冷冻食品同样有保质期的。假若冷冻时间过长,不仅丸子口感会变差,里面的肉也可能会变质。建议大家在选购时,尽量选择生产日期新鲜的产品,并于开封后尽快吃完,不要反复冷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