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股沟斜疝通常是腹股沟管先天发育不良、鞘状突未闭合、腹压过高、外伤、营养不良等原因造成。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相关治疗,可以改善病情。
1、腹股沟管先天发育不良:胎儿时期腹股沟管先天发育不良,比如过薄或者存在缺口,可能造成部分脏器从该部位突出到阴囊或大阴唇处,引起以上现象。对于一岁以内的儿童可以通过绑腹带的方式,促进疝块自行回纳。
2、鞘状突未闭合:正常的胎儿在生产之前鞘状突一般可以正常闭合,如果因为发育不良或遗传因素,导致该组织不能正常闭合,造成直肠、肾脏等器官通过腹壁发生移动,会引起上述疾病。超过一岁仍不能自愈的人群,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传统疝修补术等手术进行治疗,改善疝块突出、便秘等症状。
3、腹压过高:小儿的腹壁本身比较薄,长期持续性咳嗽或者有便秘的情况,可能会导致肠腔堵塞引起腹压过高,造成腹股沟内环破裂,使腹腔内的脏器从缺损处向外突出,引起小儿腹股沟斜疝。通过减少或避免儿童哭闹、咳嗽、便秘等现象,有助于降低腹压,改善症状。
4、外伤:儿童腹部的脂肪层、肌肉层比较薄,如果腹部受到猛烈撞击,可能会造成腹腔压力突然升高,超过腹股沟环的承受范围,造成该组织受损,诱发小儿腹股沟斜疝。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比如传统无张力修补术、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等,能起到修补缺损的作用,避免脏器再次突出。
5、营养不良:还可能是长期喂养不当或有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造成腹部结缔组织发育比较缓慢,不能为脏器提供有效的支撑,导致脏器在活动时移动幅度比较大引起的。采取正确的喂养方式给儿童补充营养并帮助其纠正不良饮食习惯,有助于增加营养的摄入量,促进腹部组织发育,加速病情恢复。
患病期间以及治疗后注意调整饮食计划,适当增加高纤维食物的摄入量,养成规律排便的习惯,有利于身体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