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可能和年龄、遗传、炎症刺激、氧化应激、胰岛素抵抗等因素有关,应针对引起原因进行处理。2型糖尿病是指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升高。
1、年龄:随着年龄增长,机体代谢能力减弱,动脉损伤以及狭窄的风险会有所增加,容易诱发糖尿病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性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对症治疗。
2、遗传:临床研究表明,基因多态性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中发挥着一定作用。针对此种情况,一般建议采取综合性治疗,降糖治疗的同时还要给予降压以及降脂治疗。
3、炎症刺激:2型糖尿病控制不佳时导致血管壁出现炎症,进而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概率,促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生。严格遵照医嘱使用阿卡波糖片、胰岛素注射液等药物控制血糖。
4、氧化应激:是指体内氧化和抗氧化作用失衡的一种状态,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型糖尿病的发生以及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通过补充维生素E软胶囊、普伐他汀钠片等药物处理。
5、胰岛素抵抗:是引起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可导致机体对内源或外源性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使脂肪细胞呈胰岛素抵抗的状态,增加冠状动脉硬化的发生率。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罗格列酮片、盐酸吡格列酮片等药物治疗。
正常生活中患者还要多注意休息、限制含糖食物的摄入,有助于病情的控制以及改善。如果有新发的症状出现,还要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