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指的是人和动物的排泄物,如果粪便中无高传染性病原体、免疫力比较高、及时严格处理,弄到伤口上一般不会发生感染。如果有伤口比较大、粪便中有害物质过多、免疫功能比较差等现象,通常会感染。
粪便中虽然含有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有害微生物,但如果传染性比较低,在伤口比较小时,由于接触的病原体比较少,一般也不会发生感染。另外,患者本身体质比较好,抵抗力、免疫力比较高,而且伤口接触粪便后及时使用过氧化氢溶液、酒精、碘伏等消毒药物进行严格清洗、涂抹,可以比较有效的抑制和杀灭病原体,避免发生感染。
伤口长度、宽度、深度都比较大,患处防护功能会比较低下。沾染粪便后有害物质可能会快速在伤口中蔓延、滋生,诱发红肿、疼痛、流脓等感染现象。患者本身有传染性疾病,可能会导致粪便中的有害物质传染性比较强。伤口粘上粪便后,病原体容易在伤口新生组织中快速复制引起感染。对于免疫力比较低下的人群,由于抗感染能力比较弱,伤口在接触粪便中的有害物之后也容易发生感染,使伤口愈合比较慢,甚至红肿、疼痛加重。
伤口上接触粪便后建议及时进行清理,然后到医院就诊,由医生采取规范的干预措施,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