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指再植对医生无疑是一场“马拉松”,手术时间长、精细操作高负荷……近日,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创伤骨科接诊了一名四指离断伤的患者,并完成了拇、示、中、环四指的成功再植,目前患者四指均存活,已顺利康复出院。
周先生家住从化区,居家操作电锯时不慎割伤左手第1-5指,当时环指完全离断脱落,示指及中指仅少部分皮肤相连,拇指及小指掌侧也有横行切割伤口。部分顿时血流如注,被家人行简单包扎后急送南医五院。急诊外科接诊,急诊处理后收住院,值班医生杨少铮住院医生接诊了患者,经查体发现拇指双侧血管神经及肌腱等均断裂,存在血液循环障碍;示、中指为不完全离断伤,环指为完全离断伤;小指桡侧的血管神经亦断裂。入院后考虑诊断为左手多指离断伤(1-4指)且左小指血管神经损伤。
历时12个小时,断指成功再接
入院后,创伤骨科团队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术前准备。钟华主任带领创伤骨科显微外科医疗组马肃霜博士主刀,由于患者伤情复杂,中指血管神经束为撕脱性离断,其中血管神经自近端完全撕脱抽出约2-3cm,骨折断端不整齐、骨缺损,肌腱断端回缩,让手术过程困难重重。
钟华介绍,当时权衡利弊后,摒弃了传统的指骨骨折单根骨针纵行固定的方法,采用交叉骨针固定的方式,虽然会增加手术的复杂程度,但是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进行功能康复锻炼,有助于患者获得功能良好的再植手。对于撕脱抽出的血管,吻合存在血管痉挛及栓塞等风险,而切除挫伤及顽固性痉挛的血管会导致出现缺损,无法进行再植。术中主刀医生采用取前臂浅表静脉的方法,进行了缺损血管的移植修复。而移植的血管又存在血管跨度长,远近端管径不匹配等问题,也对主刀医生显微外科技术有非常高的要求。且患者中指在再植的过程中,反复出现顽固性的血管痉挛-栓塞。
经过各种外科处理后,终于历时12小时,完成了3处指骨骨折的固定,9条屈指肌腱的修复;并在显微镜下完成5条动脉、6条静脉的吻合、1次前臂浅表静脉血管的移植修复,9条神经的修复,顺利完成了手术。患者麻醉苏醒后,顺利返回病房。
手术探查恢复血液循环确保疗效
患者在返回病房后的2-3个小时内,中指再次出现了顽固的血管痉挛。马肃霜博士说:“血管痉挛是一种微血管吻合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诱发因素众多如血压变化、温度刺激、情绪紧张、血管粘膜损伤等情况”经过药物的解痉、热敷等治疗险情仍无改观,经与家属沟通同意再次手术探查。术中对痉挛的血管进行切除和重新吻合,并对血管远近端进行了外膜松解,彻底解除可能诱发挛缩的因素。最终患者中指顺利恢复了正常的血液循环。
四指全部存活,患者健康出院
经过南医五院创伤骨科医护团队术后的精心治疗及护理,目前患者四指均顺利存活并出院回家,周先生和家属专门送来了锦旗感谢创伤骨科显微外科医护团队的精湛医术。
钟华介绍,断肢再植是将完全或不完全断离的指体,在光学显微镜的助视下,使断离的血管重新吻合,彻底清创,进行骨、神经、肌腱及皮肤的整复术。断指再植的关键在于利用显微外科技术,使血管吻合并维持通畅。虽然目前显微外科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大部分三级甲等医院均能开展,但由于多指离断伤情复杂,手术时间漫长,长时间高负荷的显微镜下精细操作,对创伤骨科医生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多指再植目前仍是较为复杂疑难的病例。
【肢体断离急救知多点】
南医五院创伤骨科钟华主任温馨提示,如遇肢体离断,现场正确的急救措施和使用正确的断肢(指、趾)处理方法对成功再植断肢(指、趾)来说意义重大。现场急救要做到迅速止血、包扎、妥善保存断肢(指、趾)。以手指离断伤为例,首先在伤口用敷料覆盖,包扎伤口,如果现场没有敷料,可用干净的毛巾、布料替代。倘若断指残端还会出现活动性出血,就需抬高患肢、另一手压迫伤指根部的两侧即可。对于大肢体离断时,应第一时间在现场或最近的医疗机构控制出血,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离断的手指或肢体需要用低温方法妥善保存。用敷料或洁净的毛巾、布料包裹离断的手指,外面再套一层洁净干燥的塑料袋,放入一个小容器内,再将塑料袋放入装有冰块的大容器内,如果没有冰块,可以用冰棒或 冰冻饮料替代。注意,冷藏时要防止冰水渗入塑料袋内,切忌将断指浸泡在任何液体中。伤者与其断肢(指、趾)被一同送往医院后,医生会对断肢(指、趾)进行再次处理,通过手术确保患者恢复健康。保存完好的断指,可以大大提高医院里断指再植的成功率。
断肢(指、趾)再植的目的是为了恢复肢体的功能,而功能能否恢复,要看断离肢体失去血液循环功能的时间和机体组织损伤的程度及后期康复锻炼的情况。现场急救工作要分秒必争,要将断肢(指、趾)妥善保存,随伤员一起送往医院,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断肢(指、趾)重建血液循环功能,为再植手术争取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