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是一种常见呼吸道疾病,据WHO估计,全球有超过3.39亿人患有哮喘,2016年全球有417,918人死于哮喘。哮喘因年龄、经济水平、所处地域、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及疾病本身特征等不同,哮喘患者诊断及管理上均存在明显的不同。因此,如何让每一位哮喘患者能够早期诊断并接受规范的哮喘管理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正确认识哮喘 实现哮喘早期诊断
哮喘的发病原因包括内在的遗传因素和外在的环境因素。具有特应性体质的患者或一级亲属患有过敏性疾病,包括荨麻疹、过敏性鼻炎及湿疹等,他们患过敏性哮喘的机会增高。哮喘患者临床表现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特点,但并不是所有具有特应性体质的人都会患哮喘。
哮喘与气管炎、支气管炎以及肺炎不同,哮喘的气道炎症是长期存在的,而病毒感染、环境中过敏原、天气变化或化学物质吸入等可引起气道炎症加重及气道高反应性发生,病人往往因喘息症状加重才就诊;后者一般是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多在1-3周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
临床上观察到很多患者反复咳嗽、喘息几十年,因不是特别重视,平常症状不重,自己在药店买点药治疗后症状缓解,偶然一次到医院正规诊疗才确诊哮喘,而这正是哮喘难以早期诊断的重要原因。从疾病的发病原理来讲,哮喘患者气道大部分时候是通畅的,只是在过敏原、冷空气等环境刺激下出现气道的收缩、变窄,患者才会出现呼吸道症状。如进行肺功能检查可以发现,患者存在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吸入支气管扩张药物后这种阻塞可以明显改善,临床上也称为“可逆试验阳性”。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呼吸内科赵海金主任医师建议,患者如出现反复的咳嗽、咳痰、胸闷及气喘等症状,需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并行肺功能等检查,以便更早地诊断哮喘。
激素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不规范用药
哮喘发病的本质是慢性气道炎症,更多表现为嗜酸粒细胞性或过敏性气道炎症。吸入激素是控制哮喘气道炎症最有效,也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药物,吸入激素一般不会带来明显的副作用,可是还有相当比例的患者“谈激素色变”,很多患者仅在症状加重这段时间短期使用,好转后便有意无意地忘记用药,未能坚持抗炎治疗。
实际上患者不用特别担心,吸入激素不同于全身使用激素(口服或静脉用药),用法得当情况下很少出现激素相关副作用;而全身使用激素多在哮喘急性加重或重症哮喘时使用,临床需注意尽量减少或避免长时间使用。吸入激素多与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联合作用,常用的包括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信必可),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舒利迭)以及倍氯米松/福莫特罗(启尔畅),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剂量或剂型。吸入激素可有效控制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以及减轻哮喘症状。一旦明确诊断哮喘,患者需规范使用并定期评估。据南方医院一项研究显示,哮喘患者未规范用药或治疗依从性差是出现重度哮喘发作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吸入激素并不可怕,临床更应规范哮喘的长期管理,以改善哮喘的不良预后。
重症哮喘或难治性哮喘患者 需找专科医生就诊
哮喘患者中有5-10%被诊断为“难治性哮喘”或称为“不好对付的哮喘”,这些患者往往已经接受规范的吸入治疗3个月以上,目前仍然有症状或控制不佳。对这类患者,首先尽量寻找哮喘未控制的原因,比如患者是否同时合并有过敏性鼻炎、鼻窦炎、肥胖、胃食管返流、肥胖、焦虑、支气管扩张以及慢阻肺等疾病,如有这些合并症,需同时治疗;在此基础上考虑根据哮喘的临床表型来选择治疗方案,比如区分过敏性或非过敏性、T2高或T2低等。这些分型的目的是便于医生根据疾病不同病理生理类型选择最佳的治疗办法。
南方医院蔡绍曦主任提醒: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哮喘治疗策略,如ICS/LABA/LAMA三联制剂,如糠酸氟替卡松-乌美溴铵-维兰特罗干粉剂,布地耐德-福莫特罗-格隆溴铵气雾剂,倍氯米松-福莫特罗-格隆溴铵气雾剂等,可作为重症哮喘患者用药的选择。近年生物靶向药物亦逐渐走入临床,如针对中重度过敏性哮喘的抗lgE抗体(奥马珠单抗),南方医院的研究及临床实践显示临床有效率超过80%。其他针对嗜酸粒细胞重症哮喘治疗的还有美泊利单抗及度普利尤单抗等,临床疗效亦肯定。蔡绍曦主任建议重症哮喘患者要对自己疾病治疗有信心,可以通过积极联系正规医院哮喘专科或专家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为真正的难治性哮喘(或称重症哮喘),并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