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养生也更加注重。日常的养生保健, 除了注意饮食、运动之外,也可以根据自身状况,适时选用一些具有养生保健、防病治病作用的食疗或药膳来食用,这对于调理体质、恢复气血阴阳的平衡、保健防病都很有帮助。
所谓食疗药膳,就是指根据个人体质的不同,或结合不同的病情,选取具有一定保健作用或治疗作用的食物,加工烹饪后食用,以调节体质或治疗疾病的方法。中医素有"药食同源"的说法,食疗与药膳异曲同工,两者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因为有些食物也属于药物,如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365种药材中,有很多都是人们日常的食物,如蜂蜜、大枣、山药、苡米、核桃、莲藕等;明代李时珍的药物学专著《本草纲目》中收载的药物中,有五谷杂粮73种,果菜类200余种。
日常生活如何正确利用食疗养生?三个调补原则要记住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开始利用食疗或是药膳的方式来防治疾病,并且这种将食物经过烹饪,充分发挥其医疗效果的形式,也更容易让人们接受,通过吃可口的食物就能调理身体,防治病症。特别是对于一些存在体质偏颇,或气血阴阳失调的人群,如能根据自身情况选食一些食疗、药膳,对于增强体质、防病保健,也是一种简便廉验的好方法。
食疗、药膳虽好,但是要"用之有道"才会有效,反之则会对身体有害。食疗、药膳养生,在具体选择食物或是药物的过程中,有些原则性的问题是必须要注意的,下面就介绍三个较为基本的调补原则:
1、 根据体质及(或)病情的不同确立调补原则
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精髓,食疗或药膳既然立足于中医,也应当遵循辨证施治的原则来确定具体的调补原则。具体办法如《黄帝内经》中所言:"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温之""热则凉之",根据个人不同体质或病情的不同来确立。从体质上看,人的体质有偏寒、偏热之分,有肥、瘦之不同,也有男、女、老、幼的区别;病情则更为复杂,有偏寒、偏热、偏虚、偏实的不同,又有病在气、在血、在阴、在阳的差异。因此在选择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调整人体气血阴阳至平衡状态,以利于养生长寿。
2、 根据食物及药物的性质合理选择
不同的食物或药物,各自的"禀性"也多有不同,中医将食物或药物按"四气""五味"的理论划分为不同的种类,不同种类的食物及药物对人体的作用也大有差异。在根据个人体质及病情的不同,确立了合理调补原则后,还应参考不同种类食物及药物禀性的不同合理选择,才能更好地调理人体寒、热、虚、实、气、血、阴、阳的失调,尽量达到平衡的状态。
3、 根据四季气候变化合理选择
食疗进补也应顺四时而为,人生于天地之间,自然界的四季变迁也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食疗时,顺应四季气候变化,合理选择食物或药物进行调理,春季注重疏泄清散,夏季侧重清热化湿,秋季适宜滋阴润燥,冬季则温补避寒。尽量减少自然界对人体的不利影响,才有助于健康。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食疗进补前,首先需要明确自身的体质或病情,若是自己无法判断,可以咨询医师,听从医师的建议,切勿擅自盲目进补,以免加剧失调、导致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