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医五院神经外科手术团队成功完成了广州东部首例机器人辅助脑深部电刺激术(DBS),这也标志着医院在神经功能性疾病治疗领域迈上新台阶。
患者李伯已经被帕金森病困扰了4年多,日常有行动迟缓伴随四肢震颤症状,进行了长期的规范药物治疗,近日症状突然加重,在寻遍多家医院就诊后都解决不了后,他在别人介绍下来到广医五院神经外科就诊。
在神经外科主任杨孔宾教授团队对李伯病情进行综合评估后认为,李伯帕金森病诊断明确,符合进行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指征。同时,科室启动多学科诊疗模式,与神经内科专家充分讨论患者病情,经过周密的术前准备,在北京天坛医院著名功能神经外科专家杨岸超教授的指导下,神经外科主任杨孔宾教授带领团队,与神经内科张斌主任、邓小莹副主任紧密合作,在广州东部地区成功开展了首台机器人辅助DBS手术。
▲杨岸超和杨孔宾教授手术中
▲机器人辅助下的DBS手术
手术中,专家们利用先进的机器人手术系统将MRI和CT图像导入手术计划系统,并根据MRI计算的核团靶点与CT图像融合,设计出双侧靶点的手术入径。手术过程中,患者处于全麻状态下,头部穿刺点进行切开,安装双侧丘脑底核(STN)电极植入,并通过皮下隧道连接刺激器。整个手术过程非常精准、高效。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 术前计划
▲ 术后复查电极精准置入
帕金森病是一种与运动症状(动作迟缓、震颤、僵硬和不平衡)和其他并发症(包括认知障碍、精神障碍、睡眠障碍以及疼痛和感觉障碍)相关的大脑退行性疾病,也是最常见的运动障碍之一。帕金森病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可以通过药物、手术治疗和其他疗法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帕金森病的手段之一,它是通过在大脑中植入电极,通过刺激器向特定的核团发送电脉冲,调节异常的神经活动,从而减轻运动症状。DBS可以显著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延缓药物效果减退和药物副作用的发生。然而,DBS也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和风险,需要精确地定位靶点、规划入径、避免血管和重要结构、监测神经信号等。传统的DBS手术依赖于框架头架固定、多次影像检查、手工操作等,耗时长、创伤大、误差多。
为了提高DBS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广医五院神经外科引进了先进的神经科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头部无传统框架固定、一次性影像导航、自动化操作等功能,大大简化了手术流程,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手术创伤,提高了手术精准度。该系统还可以实现多靶点同时规划和植入,为复杂的DBS手术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此次手术的成功开展,不仅是广医五院在功能神经外科领域取得的重要突破,也是广州东部地区首次应用机器人辅助DBS手术技术。这标志着医院在帕金森病治疗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广大帕金森病患者提供了更加优质、高效、安全的诊疗服务。广医五院神经外科将继续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探索和创新,在功能神经外科领域取得更多新突破,造福更多的患者。
文章来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