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人员一边劝你爱惜身体,少熬夜,一边熬着最狠的夜
上夜班不带旺仔牛奶、红包,不穿红色衣服是医护人员的专属迷信,怕夜班“旺”,怕病人夜间出事。多少医护有过这样的经历,夜班抢救病人之后,躺回床上,大脑中抢救的画面仍然挥之不去,心跳久久不能平静,然后睁眼到天明……
睡眠障碍困扰着很多人,睡眠障碍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睡眠觉醒的节律紊乱,根据国际睡眠障碍分类,大致可分为睡不着、睡不好、睡不醒三种。睡眠障碍会影响认知功能,例如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易躁易怒、情绪低落等,甚至免疫力低下,发胖等。
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世界范围内约1/3的人有睡眠障碍,最新出炉的《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指出,2022年中国民众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为7.40小时,近半数民众(47.55%)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不足8小时。而睡眠研究学会专家建议,青年人(18-64岁)应当每天规律睡眠7-9个小时。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医护群体是睡眠障碍的重灾区。
为什么临床医护人员容易出现睡眠障碍
一线医护人员往往承受着较高的心理压力,更容易产生着焦虑、心慌等不适,焦虑情绪可影响交感神经异常兴奋,表现为入睡困难。一方面由于工作三班倒,睡眠紊乱,上夜班前不想睡,下夜班睡不着;另一方面由于工作压力大,临床医护长期存在明显焦虑情绪,表现为睡眠潜伏期长及白天功能紊乱等。
睡觉应该怎么睡
人们常说睡觉吃饭是人生的两件头等大事,睡觉和吃饭都是为了恢复精力,供给人体生长发育、活动所必须的能量。如果一个人一餐饭吃的过饱,那么下一餐就吃不下,再下一餐又会进食比较多的食物,长此以往会对胃肠功能造成损害。睡觉和吃饭一样,都需要按时按量,失眠之后白天赖床或者小睡,就相当于吃的过饱,到了晚上又睡不着,如此循环,就会形成恶性失眠,容易导致神经衰弱。
因此,在失眠后,尽量维持平时的作息,不赖床,保持日常活动,夜间入睡时能拥有更高质量的睡眠,第二天精神恢复更快,精力更加旺盛。
休息日补觉有帮助吗
由于三班倒等原因,医护人员很难规律地睡足7小时。那么,利用休息日补觉,究竟能不能补回来呢?专家指出,睡到自然醒,困了就继续睡的做法有一定的作用,然而治标不治本,在当下能有所改善,如果紧接着又回到睡眠不足的状态,生物钟的紊乱会带来昼夜节律问题,对健康的影响依旧会持续下去。
正念疗法可缓解睡眠障碍
正念减压疗法(MBSR)是利用自身思想及智慧,创造性地回应压力情境,其中常用技术有呼吸导引、冥想、认知治疗、正念行走等。正念疗法属于物理疗法,无毒副作用,有研究指出,正念疗法对于有药物滥用史的患者更加有效。
“焦虑-失眠-努力入睡”的背后是对现实生活的隐忧,正念疗法强调允许压力的存在,将注意力放在当下,同时承担起改变当下的责任,例如关注呼吸从而收回发散的思维,增强迷走神经兴奋性;将注意力放在放松肌肉上,从而放松紧绷的身心。其结果是不再想着努力入睡,增强放松、舒适的体验,反而能够快速入睡。
我们的一天有1/3的时间在睡觉中度过,我们的一生有1/3的时间应当处于睡眠之中,值此5.12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向所有临床一线工作人员表示崇高的敬意,祝所有的医护人员能够拥有好的睡眠,祝所有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ICU护士长、主管护师侯文敏、ICU护师王校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