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生病时,单纯靠肉眼观察往往无法判断具体的疾病,需要进行专业的检查才能确诊,而很多人对眼科各种检查感到陌生,除了知道测视力外,其他检查可能连听都没听过,今天眼科医生就跟大家简单介绍下常见的眼科检查有哪些。
1、视力
这个大家都比较熟悉,一般使用的是标准对数视力表进行检测,站在视力表对应的距离处,分别遮住左、右眼,指示“E”字的开口方向,3岁以上基本可以配合检查,3岁以下则需要用特殊的方法进行评估。不同年龄段的视力有不同的标准,一般3岁为0.5(4.7),4岁为0.6(4.8),5岁为0.8(4.9),6岁为1.0(5.0),6岁以上可达1.0(5.0)及以上。
2、验光
就是测量眼睛的度数,一般是眼睛盯着验光仪里面的视标,如气球、房子等,机器识别并测量出近视、远视、散光的度数。一般6月龄开始可以进行验光,3岁以下一般是使用屈光筛查仪检测,3岁以上则使用台式验光仪;对于18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需要滴眼药水或眼膏来麻痹眼球里的睫状肌,然后进行散瞳验光才能准确测量出眼睛的真实屈光度数,而对于眼球调节力相对较弱的成年人来说散瞳验光则不是必须的。
3、眼压
是测量眼球内部的压力,对于明确有无青光眼等疾病非常重要,通常使用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的时候头固定在眼压计对应的位置,会有一阵风吹向眼睛,有少许不适。对于年龄较小或非接触式眼压计配合欠佳者,往往使用回弹式眼压计测量,仪器贴在眼前,会有一根探针快速弹向眼球表面进行测量,此外还有精度更高的压平式眼压计,测量步骤和操作较为复杂,日常使用较少,常用于部分疾病的精确眼压测量。正常的眼压范围是10-21mmHg,低于或者高于这个范围提示可能存在眼病。
4、角膜曲率
是测量眼球表面角膜的弯曲程度,是评判散光、角膜疾病等的重要指标,测量时和验光类似,眼睛注视角膜曲率计里的视标,机器检测角膜最水平和最陡峭两个方向上弯曲度,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显示眼睛散光的度数、方向以及角膜整体的状态等。
5、眼轴
通俗来说就是眼球的长度,是近视防控和近视治疗效果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需要使用专业的生物测量仪进行测量,当眼轴偏长时光线进入眼球聚焦在视网膜的前方,这时就会出现近视,反之眼轴短则可能出现远视。最新的眼科专家共识提示:新生儿眼轴长度约为16.5mm,3月龄时约为19mm,9月龄时约为20mm,3岁以内增长较快,共约增长5mm,3-15岁增长较为缓慢,6岁时约为22.46mm,9岁时约为22.95mm,12岁时约为23.32mm,15岁时约为23.39mm,成年人眼轴约为24mm。
6、裂隙灯显微镜
是一种特殊的眼科显微镜,使用裂隙光带照射眼球,通过眼球各个层面,形成一系列“光学切面”,观察可见范围内眼球的不同层次,再通过显微镜放大的效应可清晰地显示眼球前三分之一表浅及深部的微小病变,检查时患者需要将下巴和额头固定在裂隙灯显微镜的相应位置,由医生进行操作观察,明确有无角膜、结膜、虹膜、瞳孔、晶状体等部位的疾病。
7、直接检眼镜
是检查眼球内部(眼底)的一个常用仪器,检眼镜发出光线,通过黑眼珠中央的瞳孔照射入眼内,医生再通过检眼镜直接观察患者眼球内部的情况,做这个检查的时候患者需要先直视前方,医生将检眼镜贴近患者眼睛,左右上下地观察,再嘱咐患者转动眼球进行检查,可以便捷地检查眼底的问题。
8、眼底照相
就是使用眼底照相机,直观地拍照显示肉眼看不到的眼底,目前常用的有彩色眼底照相和超广角扫描激光眼底照相;彩色眼底照相有散瞳与免散瞳两种方式,如需观察眼底中周边部需要滴眼药水散瞳,待瞳孔扩大后才能检查,患者散瞳后会有4-6小时视物模糊,而后恢复;超广角扫描激光眼底照相则不需要散瞳,拍摄角度150度-200度不等,可以直接进行拍照,患者只需要看着机器里面的视标即可自动捕捉成像,较为快速便捷。
9、OCT
又称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是利用光的干涉原理,将眼球组织的结构进行三维断层成像,通过图像重构可显示眼部疾病的立体结构,常用于检查视网膜及视神经,还可用于检查角膜、前房、虹膜等,检查时只需要盯着机器里的视标几秒钟,就可以自动捕捉到影像,显示出细微的结构,并且可以测量厚度,评估是否有增殖、萎缩等。
除了以上常见的眼科检查外,还有眼底血管荧光造影、间接检眼镜、角膜地形图、视觉电生理、视野检查、眼表综合分析等更多细致的检查,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相应的检查,明确诊断,为治疗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眼科检查均没有辐射,孕妇都是可以放心检查的;部分检查的过程中会出现刺眼的情况,检查结束后会自行恢复,不必过分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