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经历36个小时的手术,一个被完全“掏空”并重建的盆腔,经历了整整42天,她终于康复出院了!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泌尿外科牵头进行了一台跨省份、跨医院、多学科的“珠峰”手术——“全盆腔脏器+全骶骨”切除术,成功救治了一位晚期恶性盆腔肿瘤复发患者,给患者迎来新生。据了解,世界范围内报道的相同成功康复案例,国外仅有2例报道,国内暂无相关病案报道。
治疗已经“无路可走”,跨越3000多公里绝处求生
六十出头的马姨来自黑龙江哈尔滨,是一名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乡村教师,扎根农村30余年,教育出大批品学兼优的学生。马姨刚办完退休手续,正值含饴弄孙尽享天伦之乐,命运却给她开起了玩笑。2014年3月因便血在当地医院查出直肠恶性肿瘤后行直肠癌根治术。2020年,马姨再次感觉身体不适,腹痛难耐,先后在多家医院就诊,发现是盆腔肿瘤复发,侵犯膀胱、子宫、代直肠、骶骨。虽然经过近30疗程放疗和11疗程化疗,肿瘤并没有继续退缩。
在当地治疗已无路可走的情况下,马姨一家了解到在广州,中山六院泌尿外科主任的邱剑光团队近年来在盆腔多器官晚期肿瘤的诊治工作方面,利用层面解剖和层面外科技术结合术后加速康复(ERAS)开展了不少的尝试。于是通过网络问诊,马姨一家人联系上了邱剑光。
详细看过马姨的病例资料后,邱剑光认为还有治疗的机会。今年5月23日,下定决心的马姨,跨越3000多公里从哈尔滨奔赴广州,入住泌尿外科进行详细的病情评估,寻找全新生机。
集思广益,多学科、跨省份、跨医院联合制定手术方案
经过仔细检查评估,邱剑光发现马姨的肿瘤十分巨大(20*15cm),主要在盆腔,累及膀胱、子宫阴道、代直肠、骶骨1-4,庆幸的是没有明确的远处转移征象。邱剑光组织团队组织了科内的病例讨论会时指出“这个病例属于盆腔局部晚期复发肿瘤,理论上有进行全盆腔脏器切除+全骶骨切除来达到肿瘤完整切除的可能。”
全盆脏器切除的难度一直被业界比作“珠峰”手术,一是盆腔呈漏斗形,盆壁由骨骼肌肉系统构成,手术一般经腹和会阴进行,手术部位像是在隧道里,比较深,手术可操作空间极小。二是盆腔血管分支增多,静脉在脏器周围形成静脉丛,出血风险很高,盆壁静脉丛,动脉深种,出血难以控制。三是盆腔后盆壁,腰骶神经出骶孔形成骶丛,在后盆壁肌肉表面,髂内血管后方,功能主管盆腔脏器和下肢活动功能,十分重要。虽然此前泌尿外科在该手术领域方面已经做了长期的探索,但是要完成一个在世界范围内都少见的“全盆腔脏器+全骶骨”切除术,并在巨大的手术创伤后还要争取患者顺利康复还是首次。如何切除?如何修复?如何管理?如何康复?这一系列问题横亘在邱剑光团队的前面。
盆腔巨大肿瘤,累及膀胱、输尿管、子宫阴道、代直肠、骶骨1-4
面对复杂的病情和极高难度的手术,马姨全家人做好了一切思想准备,并表示完全信任团队,希望团队放手一搏。
为了提高手术安全性,原本想马姨在新辅助治疗后再做手术,但马姨因为腹胀如鼓,难以进食,肿瘤侵犯骶丛神经疼痛难安,大小便失禁,每一秒都是煎熬,所以马姨还是坚定选择尽快手术治疗。向死而生,邱剑光团队决心打破这个天花板。
面对如此高难度高风险的手术,为了更好地集思广议,凝聚共识,周全准备,6月9日,该院泌尿外科邱剑光和王德娟在术前特别邀请了实战经验丰富的业界专家上海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胃肠科张剑主任医师、上海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肿瘤科杨兴海副主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肿瘤科邹昌业主任医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科黄海主治医师,以及该院脊柱骨科、放射科、胃肠外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心内科、输血科等一起进行了一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国范围的多学科术前疑难病例讨论会,希望制定好最佳手术方案,做好手术安全保障。完整的手术方案和管理计划也提前向医院主管部门进行了汇报,医院各部门为手术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
手术中的邱剑光、王德娟
手术中的陈克冰、邹昌业
切除、清扫、重建,多学科团队接力,鏖战36小时
经过精心术前准备,6月16日上午9点,在麻醉科、手术室、输血科大力支持协助下,泌尿外科邱剑光、王德娟、尧冰团队,脊柱骨科陈克冰副主任医师、中山一院骨肿瘤科邹昌业主任医师、结直肠肛门外科马腾辉副主任医师、超声科陈瑶主治医师等组成的多学科团队,历时近36小时,成功为马姨实施全盆腔脏器、全骶椎切除、盆腔+上达肠系膜上动脉水平腹膜后超扩大淋巴结清扫、左侧髂总静脉切除、双侧髂内动静脉切除、全结肠切除,回肠单腔造口、骨盆钉棒系统重建、生物补片盆底修补重建、双侧输尿管结扎、双肾造瘘,这长达100多字的术式。
第二天清晨5:30,手术室忙碌的身影
手术间隙,泌尿外科尧冰主治医师坐在椅子上小憩
术中发现因为马姨曾经接受过放疗,既往有感染的病史,肿瘤使得组织层面破坏,整个腹腔内广泛黏连,分离起来极其困难,全结肠扩张,比手臂还粗,肿瘤累及膀胱、输尿管、子宫阴道、代直肠、骶1-4、双侧髂内动静脉,左侧髂外静脉,手术难度极大,病灶累及重要血管、神经,出血风险极高,功能保留极难,盆腔、泌尿、消化道重建工作也极具挑战。手术团队利用层面外科技术,有条不紊接力手术,当整个肿瘤成功离体的那刻,大家一扫疲劳,伴着一声欢呼,脸上溢出了笑容,“我们终于啃下了这个硬骨头。”
高度重视恢复过程,平稳过渡ICU
虽然顺利挺过手术关安全送入ICU,马姨仍然面临多重挑战,包括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腹盆腔感染的控制、胃肠功能的恢复、肢体功能的康复、血栓和肺炎的防治等。在ICU治疗期间,杨春华主任团队针对患者恢复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如血压低、心跳快、尿少等,多次组织疑难病例讨论和会诊,该院肾内二科、心内科、神经科、消化内科等均提供了宝贵的围手术期专科处理建议。在ICU团队的精心治疗下,马姨顺利拔除气管插管,基本稳定,于6月24日由ICU转回普通病房。
康复进程倍受关注,多学科保驾护航
普通病房治疗期间,邱剑光组建了一个近70余人的专家群,为患者术后康复群策群力,保驾护航。
专家于群内为患者术后康复提供帮助
针对马姨术后存在双下肢水肿,肢体活动障碍以及肺部感染,生活自理能力几乎为零,完全依赖他人。该院康复医疗中心迅速为马姨的安排了一系列康复治疗,包括淋巴手法和Lympha touch以及针灸的治疗,神经肌肉电刺激和辅助下运动功能训练,呼吸训练和体位引流,体位训练等,帮助患者恢复。
药学部药师时时监控马姨的各项用药,指导及时调整用药,即达到治疗目的,又尽可能减少药物相关不良反应。
泌尿外科护理团队,精心护理,翻身、拍背、排痰、防治血栓、褥疮,指导患者的饮食营养,让马姨逐步过渡到自主饮食,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减少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
马姨的管床医生尧冰博士几乎陪伴了整个过程,他创造性应用伤口对冲引流及负压吸引处理系统进行创面护理,减低感染风险,为顺利愈合创造了条件。
马姨术后出现几次的发热、感染指标上升,经过伤口护理、盆腔冲洗引流、抗感染治疗措施的调整,逐步控制下来。但是马姨同时继发全身皮肤黄染,并有逐渐加重的趋势。邱剑光团队迅速邀请该院ICU、胰腺肝胆科、血液科、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林炳亮主任医师进行会诊,考虑不排除胆道梗阻所致。经超声科施行经皮胆囊穿刺引流,马姨黄疸很快好转。
邱剑光补充到,在打破“天花板”的过程中,除了之前的层面外科和加速康复(ERAS)外,包括腹腔无吻合口、腹盆腔隔离、创面被覆和术区孤立、创腔持续冲吸、切口开放负压吸引、肢体水肿针刺排水等一系列理念和技术得到应用、创造、实践和优化,为服务更多患友带来更大的手术和康复机会。
邱剑光查房,看望马姨术后恢复情况
历时术后1个多月的治疗,就在7月27日,马姨终于顺利康复出院了,贴心的邱剑光也已经帮马姨联系好了当地的哈尔滨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做好返乡后的对接工作。家属们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这不仅是马姨一家最开心的事,邱剑光笑着说:“能够见证马姨一步一步的康复。这作为医务人员最开心的事”。